進口葡萄酒繼續高歌猛進,快速占領國內葡萄酒市場。這一現象在成都市場,同樣表現十分明顯。
進入4月,按說酒類消費就進入了淡季,但從今年葡萄酒市場來看,卻沒有一點進入淡季的跡象。上周,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帶領當地數十家酒莊到成都舉行了一場大型品鑒推廣會,雖然這些酒莊,好些早已在國內站穩了腳跟。據了解,澳大利亞已成為繼法國之后,中國第二大進口葡萄酒國家。
而與此同時,其他多個國家的酒莊,也在頻繁地到成都舉行品鑒、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推廣活動,借此將其酒莊的酒輸入中國內地市場。其中智利的伊拉蘇酒莊,就從香港請來了葡萄酒專業講師,除了給自己在成都的公司員工進行培訓外,還與成都一家職業學校合作,給學校的老師作起了認證培訓。
在成都建設路龍湖三千城的附近社區,記者也發現,近一兩個月來,這里街頭門店多了幾家進口葡萄酒的專賣店,其中包括卡斯特,而街頭的名煙名酒店,也基本上是進口葡萄酒與中國白酒平分秋色。
記者還注意到,成都當地政府,也加強了對進口葡萄酒市場的引導與扶持,并在其高新區保稅區,啟動了專門的進口食品街區建設,其中的主角就是進口葡萄酒。
而成都本地的酒類渠道商,也加強了市場的深度拓展,其中較為知名的酒類連鎖機構1919,就獨立開啟了自己進口葡萄酒專賣店,并開始復制擴張。剛介入進口葡萄酒不久,卻勢頭不小的逸慕客,也在自己直營店內,開設起了專門的品鑒區,并通過不定期的培訓會,培育自己忠實的消費者。
據了解,近幾年,中國國產葡萄酒產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而中國進口葡萄酒,每年卻以50%的速度在擴張。除了建發、保利等有地產資本背景的公司介入進口葡萄酒,并進行快速擴張之外,中糧長城、張裕,實際也將相當部分精力放在了進口葡萄酒領域。
中糧和張裕雖然在國內都有多個大型的葡萄種植基地,但這已滿足不了其需求,他們先后投入巨資,收購了國外多個知名酒莊,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葡萄種植基地,從而更為直接地介入葡萄酒市場。
隨著越來越多的生產商和渠道商介入葡萄酒行業,市民酒類消費習慣也悄然發生變化,目前成都不少宴席上,葡萄酒逐漸擺上了桌面,并大有替代白酒成為主角之勢。
來源:華西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