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2日報道:中國生態旅游簡訊
國家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項目落戶山東
中國首個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項目近日在山東啟動。“山東(暖溫帶)珍稀瀕危樹種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建設項目”共設6處原地保護區、5處異地保存區和一座中心庫,可搶救性保存山東(暖溫帶)珍稀瀕危樹種種質資源,維護區域性物種安全和生態安全。
寧夏首批生態移民5萬余人得到妥善安置
寧夏生態移民第一批開工的75個安置區已建設完成,累計投資28.61億元,建成移民住房2.46萬套,搬遷定居移民5.05萬人。寧夏生態移民工程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保障體系,計劃5年內使35萬移民能夠“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內蒙古赤峰市積極發展旅游商品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近些年來,赤峰市的旅游商品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為今天擁有力王青銅器及手工藝術掛毯、健元鹿業、巴林雞血石、羊剪絨制品、生態飲品、綠色食品系列等6大類25小類400多個品種。
寧夏旅游景區與文藝院團“聯姻”提升文化內涵
寧夏多個旅游景區不斷引進品牌劇目,探索旅游與文化融合的市場化道路。中華回鄉文化園自2009年引入大型歷史舞劇《月上賀蘭》,花兒風情劇《回鄉婚禮》也于去年入駐沙湖景區。寧夏日前還啟動了“文藝院團進景區”活動,有9家文藝院團與11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開拓文化旅游市場。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