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埔鎮錦城村過嶼島是距福清市區50多公里的一座小島。三年前,年輕的大學生毛祚玲揣著夢想,進島拓荒當“豬倌”飼養野豬。如今,島上建起了我市最大規模的生態特色野豬養殖場,毛祚玲實現了自主創業的夢想。
2009年下半年,福建農林大學畢業生毛祚玲放棄在城市就業的機會,自愿來到偏遠的過嶼島,當起了“豬倌”,開始了艱難的自主創業歷程。他告訴記者,特種野豬肉是新興健康綠色食品,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他想依托過嶼島優越的生態環境,創辦一個生態養殖農場,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健康美味的特種野豬肉產品,為福清高端肉類產品市場的發展做出貢獻。
創業的道路是艱苦的。毛祚玲剛進島時,島上還是一片荒涼,雜草叢生,無水無電。經過辛勤勞作,拉水拉電,農場建立起來了,他高興地給小島起了個詩意的名字“綠寶島”,并將農場命名為福清綠寶島生態農場。
然而,對于初次創業的毛祚玲來說,更大的困難和考驗還在后頭。特種野豬飼養場建設經營投資大,為了籌集足夠資金,他磨破嘴皮跑斷腿,四處向親朋好友籌錢,終于解決了資金缺口。資金問題解決了,養殖技術難題又接踵而至。野豬天性兇猛,脾氣壞,人工喂食很講究,飼養難度極大。剛開始時,由于缺乏經驗和技術,毛祚玲從外地引種試養的野豬,引一批死一大半。面對困難,他沒有沮喪,更沒有想過放棄,而是四處拜師學藝,終于攻克技術難關,掌握了野豬養殖技術。
毛祚玲說,為了飼養出既生態天然又美味健康的特種野豬,綠寶島野豬養殖基地采用圈養與放養相結合的養殖方法,圈養喂食用專門配制的營養餐。基地種植有20余畝蔬菜和30余畝牧草,作為喂養野豬的青飼料。基地還建有野豬運動場和野豬散步環島路,每天除了固定的圈養喂食時間,基地都要將欄圈內的野豬放出圈外,在野外中活動幾個小時,讓野豬吃青草、喝山泉水,保持野豬的健康,降低脂肪,提高瘦肉率,使其肉質鮮嫩美味。野外放養也不容易,要專人看守,以防野豬打架斗毆和走失。
來源:福清僑鄉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