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烏市農牧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1年,全市農牧部門緊緊圍繞加大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著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使農牧業“五大工作”任務實現新突破。
落實“以獎代投”機制,農牧業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與升級
該市委、政府2011年加大了對“三農”工作的投入,安排1000萬元的財政支農資金,采取“以獎代投”的方式,用于引導農牧民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進一步加快了產業基地建設,提升了農產品質量,促進了農牧業增產,農牧民增收,2011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74.97萬畝,糧食總產4.5億斤,年度家畜存欄29.04萬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465元,增長12%。
加強園區建設,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進程
在鄂爾多斯援建之下,該市啟動實施了烏蘭哈達胡力斯臺、葛根廟阿古營子、義勒力特民生、衛東明星4個設施農業園區,規劃建設日光溫室1290棟,為滿足城鄉居民的“菜籃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與蒙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增加了生產投入,擴大了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重點推廣稻田養魚(蟹)技術,增強了園區的科技含量,為發展有機農業切實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以科技掛項工作為抓手,提高農牧業科技含量
實施了玉米一增四改技術、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水稻無土基質育苗技術、水稻育苗精量播種機應用技術、馬鈴薯兩增五推技術、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20余項技術;編制并印制了《烏蘭浩特市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糧食作物高產創建栽培技術手冊》各2000份,制定了29項蔬菜病害防治技術;21名科技人員掛項承包了19各農牧業科技項目,并制定了項目實施方案和科技培訓方案,加大了農牧業技術推廣普及工作;全年舉辦各類農牧業科技培訓班400余期,培訓2.56萬人次,發放資料2.8萬份。
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助推農牧業發展
來源:扎旗農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