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縣把抗旱保民生促春耕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克服困難,扎實抓好春耕備耕工作,確保大春生產順利展開。
“四群”教育促春耕。把春耕備耕工作作為開展“三深入四聯戶”活動的重要內容來抓,在干旱的條件下,切實幫助群眾解決春耕備耕困難問題。截至目前,全縣共走訪調研7366人次,走訪村民小組915個,累計住村14131天,結對聯戶10703戶,慰問群眾8923戶,發放民情聯系卡10703張,召開民情懇談會1095場次,收集到意見建議1098條,記錄民情日記10703篇,撰寫調研報告876篇,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項442件,解決落實問題237個,發放慰問錢物價值36.73萬元。
蓄水抗旱促春耕。面對連續三年干旱,該縣在去年8月初就下發了關于加強蓄水抗旱工作和強化責任制的通知,及時編制了《南華縣增蓄方案》、《南華縣大春生產供用水保障方案》和《南華縣烤煙生產供用水保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組織開展了庫塘增蓄工作。
調整結構促春耕??h農業局組成5個抗旱促春耕工作隊分別深入各鄉鎮及相關村組,按一鄉一策、一村一策、一庫一策進行大春生產供用水形勢調查分析,認真查看和分析各村組水情、旱情,引導和幫助各鄉鎮及早謀劃今年春耕生產,幫助擬訂各地春耕生產種植結構調整方案,因地制宜提出大春種植計劃,明確水改旱區域和面積,計劃落實大春生產核心示范樣板8000畝,其中:水稻2000畝、玉米2000畝、馬鈴薯2000畝、糧食作物間套種2000畝。
加強監管促春耕。組織召開全縣主要農資經營企業會議,組織和引導市場供應。目前,全縣化肥就位17855噸,積造農家肥23.54萬噸;就位農藥84噸、農膜316噸;就位水稻良種290噸、玉米良種228噸、馬鈴薯良種1044噸、豆種53噸。水稻育秧3416畝,其中:旱育秧2750畝,水稻育秧工作已完成。
強化科技促春耕。綜合分析水情旱情,堅持良種良法綜合配套,集成節本高產栽培技術措施,實施好水稻、玉米、馬鈴薯高產創建和糧食作物間套種及玉米地膜覆蓋等科技增糧項目,以糧食作物高產創建輻射帶動全縣糧食大面積增產增收;上報爭取糧食作物高產創建、玉米地膜覆蓋、間套種等農業科技增糧項目11個,目前已下達糧食作物高產創建、間套種等大春農業科技推廣項目5個,資金100萬元。組織開展增糧科技、節水農業科技培訓12期620人次,結合旱情實際和各地氣候特點,編印《南華縣2012年農業生產抗旱救災情況分析及對策建議》1.5萬份下發至各鄉鎮和村組。
來源:楚雄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