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山東濟南章丘市啟動了全面取締廢舊塑料經營專項行動。一年后,不再從事廢舊塑料經營業務的白云湖群眾怎樣了?近日,記者來到白云湖鎮,發現從經營廢舊塑料的“二產”,退回到發展特色農業“一產”的白云湖群眾,走出了一片廣闊天空。
小芯片換來大效益
在白云湖淡水養殖示范園內,一群群帶有“電子身份證”的甲魚在快樂地生長著。隨著射頻技術的發展,養殖戶們在生態甲魚的尾部植入特制芯片,從種苗到養殖、運輸的流程,都記入相應的電子檔案中,市民在買甲魚或吃甲魚前通過相應的儀器一刷,這尾甲魚的所有信息就會一目了然。為防止出現大量速生甲魚冒充生態甲魚的現象,白云湖生態甲魚全部安上了這種“電子身份證”,并建立了“電子檔案”。有了“身份”的生態甲魚每斤賣120元左右,比普通甲魚貴3倍,比草魚、鯉魚貴25倍。
去年,“白云湖”牌生態甲魚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養殖面積達3000畝,養殖戶超過200戶,年產綠色成品甲魚10萬公斤,戶均增收2.5萬元,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中華鱉養殖基地。不僅是甲魚養殖,白云湖的大櫻桃榮獲有機食品認證,“百脈泉”牌系列湖產品榮獲“章丘市名優農產品”榮譽稱號,無公害種植養殖面積已達1.2萬畝。
20多家龍頭企業解決2000多人就業
發展特色農業,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章丘市將培育、發展龍頭企業作為實施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措施來抓,建設了一批特色農業基地。淡水養殖業以白云湖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淡水養殖生態示范園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全省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苗木花卉業以光合公司格林生態園、省旅游局苗木花卉園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江北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集科技示范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苗木花卉基地;生態旅游業以白云湖旅游開發公司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白云湖水上樂園暨旅游度假村,最終建成集旅游、休閑于一體的綠色觀光都市化農業基地;特色湖產品加工業以章丘百脈水產品產銷有限公司、白云湖葦制品市場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白云湖特色湖產品開發基地。
目前,在白云湖鎮,已有種植、加工等方面的龍頭企業20多家,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2000多人。
“抱團”闖出大市場
來源:中國農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