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調查
黑龍江:收不上大豆 八成油廠停產
因為種大豆不賺錢,黑龍江很多豆農都不愿意種大豆了,我們知道,豆油都是用大豆壓榨出來的,那么大豆減產,豆油生產有沒有受到影響呢?采訪中記者發現,目前黑龍江八成的油脂加工企業已經處于停工或基本停工狀態。
雖然下著雨,但知道采購大豆的車回來了,黑龍江友誼縣豐源油脂廠總經理王秉義還是忍不住走出辦公室去看了看。因為原料緊缺,最近一段時間,王秉義滿腦子想的都是買豆子的事,不過剛剛拉回的這一車大豆總共也不過幾十噸,對他來說解決不了什么問題。
友誼縣豐源油脂廠總經理王秉義表示,去年從大豆收購以來我們友誼縣當地全縣大豆產量不足一萬噸 我這個企業日加工就是800噸的量 所以收了幾千噸也無法開車//到目前為止這個大豆原料已經是沒有了 再開工的可能不大了。
停工對王秉義來說并不陌生,以往每年碰到豆農惜售,或是下游豆粕豆油價格不理想,他也會選擇停工一段時間,等合適的時機再開工。但在去年新豆上市后,他就發現,這一次可能不一樣了。
記者:咱們去年是什么時候開始收大豆的?
友誼縣豐源油脂廠總經理王秉義表示,去年是10月8號
記者:收了幾天
王秉義:收了4天 到10月12號就結束了
記者:就收不到了?
王秉義:收不到了
開門卻收不到糧,一些榨油企業開始主動出門到外地采購。包括友誼縣、集賢縣、寶清縣在內的黑龍江東部地區是傳統的大豆產區,當初企業在這里設廠圖的就是原料采購方便,沒想到大豆卻減少得這么快。
黑龍江祥源油脂廠經理孫加鎖表示,現在要跑出去三四百公里吧(能收到嗎)也很少
沒有原料,眾多油脂加工廠相繼停工。記者在當地走訪發現,不少頗具規模的油廠都是大門緊鎖,連傳達室也沒有留人。在與友誼縣相鄰的集賢縣,原來有16家油脂壓榨企業,當中11家過去一年開工僅為十幾天,其他的開工時間也都在一個月左右,目前也基本陷入停工。整個黑龍江大約80%的油企停工,產能閑置更多。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表示,省內油脂加工企業的開工率 要是按照年加工量1470萬噸這個水平 這個年加工產能看 可能也就加工了10% 還是預估 到目前可能還不到10%的水平
春耕調查
榨油企業轉向玉米 國產大豆邊緣化
來源:中央電視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