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棵樹3年掛果、14萬斤產量,是陳健永自澳大利亞留學歸來種植春甜桔收獲的“第一桶金”。
盡管試種第一批果樹收入尚未彌補前期投入,但這位毅然放棄優厚工作,回歸農業的海歸碩士卻正為許多人知曉。近期他的手機經常處于繁忙狀態,通話內容大多是詢問如何種好春甜桔。一位20多年從未涉足農業,學著與農業毫無相關的金融碩士一夜間成為專家級“農技指導員”,他何以能在如此短時間內入門修煉得道?又有何種植經驗?成為外界對其欲知的焦點。
融會貫通摸索種植經驗
無論懷有多大熱情投身農業,都必須花費大量精力、人力與財力,技術是陳健永必須突破的第一關。
“他很謙虛,常常會驅車來喝茶,探討種植技術。”英德市九龍鎮種植大戶鐘觀水談起這個小伙子贊不絕口,認為陳能在短時間內入門在于他“學習能力強,易接受新技術”。
陳健永回憶,當初選擇種植春甜桔后找了很多資料與專家,卻并未找到一本專門介紹春甜桔種植的教材。但從感性上,他認為春甜桔與沙糖桔種植技術一定存在不同,于是四處向有經驗的人請教,終于摸索出些“妙招”。
“春甜桔營養生長比生殖生長要弱,這決定了它與沙糖桔管理不同。”他說,曾有位佛岡果農打電話詢問為何種植的幾百棵春甜桔沒有花,最后才知道該果農用種沙糖桔的方式對樹體進行了環割,還噴了控梢素,“問題就出在這”。
“對掛果正常的樹體來說并不會出夏梢。”陳健永總結,由于春甜桔生殖生長很旺盛,一旦坐果,樹體養分多會被果實吸收,沒多余營養促其出梢,“春甜桔并不需做環割與控夏梢”。對此,惠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科科長李雄兵介紹,與長勢差不多沙糖桔相比,春甜桔的坐果率會高出20%,也不建議環割。
正由于春甜桔營養生長較弱,“促秋梢與促花”在陳健永看來是決定最后產量的關鍵。他介紹,由于7-8月樹體既掛果又必須令其抽出健壯的結果母枝,因此秋梢肥占到整年施肥量的60%,且可同時通過人工剪枝或在滴水線外撒施純氮肥的雙重方式達到促秋梢目的。除促秋梢外,促花是另一項使樹體平衡生長的要點。他建議在11月底至12月初花芽分化期,用2次多效唑加高磷促花素起到促花效果。
來源:搜狐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