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隆回族自治縣城南側的謝家灘鄉西門泉村的一座白色塑料大棚內,松軟的泥土正吐著濕氣,棚內綠意盎然。村民馬成龍正手腳利落地忙碌著,他說自己一家僅通過務勞蔬菜大棚每年就可增收5000多元,村里像他這樣的人家還有不少。現在,全村已經有200多棟蔬菜大棚了,黃瓜、番茄、茄子、辣子……種植的蔬菜有十幾種以上。
在化隆縣的另一處生態農業綠色產業示范園區、甘都鎮水車村的永祿蔬菜專業合作社的一處溫室大棚里,忙碌的合作社社員趙彩云同樣是滿臉喜色。雖然被棚內的濕氣和汗水濡濕了頭發,但趙彩云并沒有停下手中的活兒。她說這個棚里種植的是最新品種的西葫蘆,很快就可以上市了。說起收入,她高興地告訴我們,去年6月她才加入合作社,現在除了每個月能領到1800元工資外,年底還會有分紅。而在加入合作社之前,她每年的收入只能靠家里種的四五畝地,年收入還不到2000元。這個合作社共有15戶入股承包,他們戶戶都是村上的蔬菜種植能手。
化隆縣高原生態農業綠色產業示范園,是我省發展高原生態農業綠色產業的一個縮影。現在,我省許多地方,通過園區引領示范,農業發展方式正在悄悄轉變,一個個以“觀光、休閑、旅游、示范”為一體的高原生態農業綠色產業示范園有力促進了農業生產向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邁進,正在成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秀美田園。
來源:青海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