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小麥吸漿蟲防治工作,確保今年小麥穩產高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現提出以下防治意見:
一、提高認識,立即開展小麥吸漿蟲防治工作
小麥吸漿蟲是一種毀滅性害蟲,幼蟲從穎殼縫隙鉆入麥粒內吸食漿液,造成秕粒空殼,一般發生田塊減產10%-30%,嚴重的達50%以上甚至絕收。當前,小麥已經進入起身拔節期,這既是決定小麥產量的關鍵時期,也是吸漿蟲等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期。據植保站調查,今年我縣重點產麥鄉鎮均發現小麥吸漿蟲,特別是易州鎮、凌云冊等鄉鎮相當嚴重。小麥吸漿蟲危害隱蔽、防治適期短,一亙錯過防治時機,勢必造成小麥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對此,各區域站要充分認識小麥吸漿蟲危害的嚴重性和開展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積極與所在地鄉鎮領導匯報,引起領導重視,協助所轄鄉鎮組織開展小麥吸漿蟲的宣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危害,確保今年夏糧豐產豐收。
二、嚴密監測,科學防治
現在正是小麥吸漿蟲蛹期防治的最佳時期。各區域站要利用廣播、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小麥吸漿蟲防治技術及其危害的嚴重性,提高農民防蟲治蟲的積極性。
1、發生情況
4月9日至4月13日,植保站對全縣6個鄉鎮18個村30塊麥田進行淘土調查,共采集樣方(10*10*20厘米3)90個,平均蟲口密度達3.63頭/樣方,最高達12頭/樣方,有蟲田率達52.63%。預計今年我縣小麥吸漿蟲將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4萬畝。
2、防治方法
吸漿蟲的防治原則是:預防在先,及時監測,蛹期重治,成蟲掃殘。
防治吸漿蟲的主要措施是選種抗蟲品種,做好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的關鍵時期是蛹期,在小麥孕穗期抽穗前(4月25日---5月5日),畝用2.5%甲基異柳磷粉劑2公斤,或5%毒死蜱粉劑600--900克,配制成15公斤沙土,順麥壟均勻措施地表,未澆水的麥田撒毒土后及時澆水,可提高藥效。注意不要帶露水撒藥,以免產生藥害,要將粘在麥葉上的毒土借助于掃帚等工具使毒土彈落在地表面。
來源:易縣農牧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