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安塞縣沿河灣鎮侯溝門村有6個村民小組,288戶1115人,黨員36名。該村是一個蔬菜專業村,有蔬菜大棚405座,戶均1.4座。
近年來,侯溝門村獲得了很多榮譽,2010年11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鎮”稱號。
2006年、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曾兩次視察侯溝門村。
試種成功兩籠黃瓜換輛自行車
“以前到了秋天,就只能吃腌白菜。”村民們說,是張增富、何海魚、侯立成和樊明亮4名黨員帶頭種植大棚菜,改變了這種狀況。
25日下午,56歲的樊明亮在侯溝門村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說起當年種植大棚蔬菜的事情,“1992年我還是村上的黨支部書記,那一年縣政府引進了大棚蔬菜種植項目,但是村民們都擔心能不能種成。我們4個一商量,覺得值得試試。4座大棚一共投入了4萬元,到年底每座大棚都能收入兩萬元左右。當年的第一批大棚黃瓜一斤賣到6元錢。”
64歲的宋志崗老人說:“那一年誰都沒有想到張增富他們的大棚菜能種植成功,菜成熟后成了香餑餑,兩籠黃瓜就能換一輛自行車。”
大棚減產黨員帶頭革新技術
在黨員的帶動下,侯溝門村開始快速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產業,蔬菜大棚從最初的4座發展到了405座。但2005年起,大棚接連出現了棚體老化、土壤板結、病蟲害增多等問題,蔬菜產量直線下降。面對困難,有些菜農打起了退堂鼓。在這個節骨眼上,黨員們帶頭對自家的舊棚進行了錯位式改造,改造后效益明顯提高。隨后,黨員們對全村405座大棚一座不落地進行了錯位式改造。黨員何延紅還率先推行大棚自動卷簾機技術,降低了勞動強度。
現在,全村的黃瓜產量更高,品質更好,僅蔬菜一項農民人均純收入就達5200元。
來源:華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