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省農科院食用菌項目專家組獲悉,我省食用菌產業菌種生產不容樂觀。2012年3月10-15日,縣農委安排縣農科所組織相關技術人員,深入我縣農業園區、眾興、愛園、王集、裴圩等鄉鎮,通過實地走訪、發放征求意見書等形式對食用菌生產企業、種植大戶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綜述如下:
一、現狀與不足
我縣是食用菌生產大縣,全縣從事食用菌種植農戶約980戶,產雙孢菇年栽培面積1.2億平方尺,年產雙孢菇、平菇、茶樹菇等12萬噸。擁有工廠化食用菌生產企業7家,日產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100噸。我縣食用菌年產值7.98億元。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我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主導產業。主要表現為:
1、產業發展快速,老品種穩定新品種不斷增加
據省食用菌協會統計,2010年我省食用菌總產量達到183.9萬噸,比2009年增加17%,產值108億元,排名于全國第5名。在10萬噸以上的縣有6個,比去年增加50%,年產值超過3億元以上的縣有10個(2009年為5個縣)。“十一五”是我省食用菌產業突飛猛進發展的5年,2007年的國際經濟危機的風波只對出口的雙孢菇產生了沖擊,但是在09年就得到了恢復并加大了生產的面積,目前全省的多年栽培的老品種面積不減并略有增加。如雙孢菇、平菇、金針菇、毛木耳、秀珍菇、香菇、茶樹菇、草菇、蛹蟲草、雞腿菇等季節性栽培品種,年產量約130多萬噸。而在工廠化企業的帶動下,工廠化條件下生產出的新品種不斷涌現,如海鮮菇、蟹味菇、杏鮑菇、白靈菇的出現豐富了我省食用菌的品種庫。多品種、多元化栽培組成了我省食用菌產業結構的豐富內涵,為我省食用菌產業由生產大省很快跨入強省行列奠定了基礎。
來源:江蘇省泗陽縣農業委員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