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一則“立頓茶農藥殘留超標”的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是一家民間調查機構發布的,其報告顯示:全球最大茶葉品牌立頓的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袋泡茶,都含有被國家禁止在茶葉上使用的高毒農藥--滅多威。報告還提出,中國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比歐洲寬松30倍。
中外標準存在差異的原因是什么?我國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又是如何制定的?昨天,衛生部、農業部對茶葉農藥殘留標準相關問題,做出解讀。記者梳理出輿論最關注的兩大質疑點,看政府如何一一回應。
質疑一: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中外有別,中國標準是否過于寬松?
在這家非政府組織的報告中提到,我國政府頒標準中規定:高毒農藥“滅多威”最大農藥殘留限量是3mg/kg,而歐盟最大殘留限量規定僅為0.1mg/kg。針對中外標準的巨大差別,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董洪巖處長表示,國際食品法典還沒有制定茶葉中“滅多威”的殘留限量,我國3mg/kg的標準是安全的。
董洪巖:衛生部、農業部 2011年發布滅多威殘留限量是3mg/kg,其中一個考慮是,我們國家是茶葉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貿易國,并且確定這個指標是經過嚴格評估的,能達到3mg/kg的要求,完全能保障茶葉消費安全。
與此同時,歐盟0.1mg/kg的低標準,有他自身特殊考慮。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簡秋研究員指出,歐盟不是茶葉生產國,每年從中國、斯里蘭卡等國家進口大量茶葉,對于高毒農藥“滅多威”執行如此嚴苛的標準,是從貿易保護的角度出發。
簡秋:歐盟制定的這項標準,在不需要的時候我可以不用,但是一旦我和你中國在其他貿易政策上有了糾紛,那么需要用的時候,就可以把這個限量標準拿出來,給你中國作為談判的砝碼來使用。
簡秋進一步指出,歐盟有關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多達十幾萬項,0.1mg/kg的滅多威上限標準,也并非必檢項目。換句話說,如此低的標準,只是歐盟貿易談判的籌碼。
簡秋:歐盟現在實涉及到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有14萬項之多,不是說每一個農產品出口到歐盟的時候,都要對應的對每一項農藥殘留進行檢測,這個檢測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不能承擔的管理成本。
來源:中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