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保定順平縣陽各莊村果農劉明正小心翼翼地為“三優富士”蘋果樹夏剪。“這樹三年就能掛貨,比以前的產量大,賣相好,賺錢多。”劉明充滿信心地說。
順平縣種有果樹30萬畝,是國家林業局命名的“中國桃之鄉”、“中國蘋果之鄉”,今年又被確定為河北省果品特色縣。為進一步突出順平果品特色,今年,全縣在果樹發展上重點實施“442”工程,抓好“四片四點兩區”建設。
在河北農大專家教授的幫助下,該縣集中打造何家營、辛莊、南安全、北安全為中心的4個千畝以上規模,集中連片的“三優”富士蘋果示范園。新發展果樹的村,引導果農淘汰老化的果樹,發展效益較高的蘋果樹。到“十二五”末,全縣蘋果面積達到10萬畝。
柿子是該縣在山區、半山區重點推廣的果樹品種。借力河北農大科技推廣項目,該縣林業部門在北湖村、白北村、壇山村、北大悲村設置4個推廣示范點,栽植、嫁接豐產、質優、耐貯運的日本“陽豐”甜柿170畝,并逐步向鄰近村鎮推廣,提高柿樹的規模效益。
針對桃樹面積大、種植時間長、但品種落后的現狀,該縣引進更新換代品種兩個,一是自花結果早熟品種美脆桃,逐步取代異花授粉的大京紅;二是果面鮮紅的晚熟品種永蓮蜜桃,逐步取代綠化9號。重點在臺魚、河口兩大主產區推廣。(陳英杰吳建章)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