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永定縣農業部門認真落實農業部“發展生產保供給、提高效益增收入,提升能力促轉變,防范風險保安全,改革創新增活力”,緊緊抓住國務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和原中央蘇區縣執行西部政策的兩大機遇,圍繞建設海西生態型工貿旅游強縣要求,以“一穩定、兩提升、三加快、兩保障”等重點工作作為抓手,認真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強化公共服務,著力推進農業各項工作的落實,取得良好的成效。去年,全縣實現農業(種植業)總產值14.47億元,比增6.8%,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56.28萬畝,比上年增加0.88萬畝,比增1.59%,農民人均純收入8926元,比增18.4%。這得益于:
一、不折不扣落實黨的強農惠農政策。該縣在穩糧食生產中,積極落實糧食生產優惠政策,及時兌付農資綜合直補資金和水稻良種補貼,調動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2011年全縣發放種糧補助資金2636.87萬元;縣財下撥22.27萬元對種糧30畝以上的農戶進行了獎勵。大力實施農業保險政策,減少農戶的因災損失,去年全縣落實水稻種植參保面積23.43萬畝,受災理賠面積3440余畝,金額160多萬元。積極推廣水稻超高產栽培示范活動,在金砂、西溪、城郊、仙師、峰市等鄉鎮各落實了1個萬畝水稻超高產栽培示范區,有效提高了示范區農戶的種糧技術水平。大力實施雙季晚稻增施肥促早熟技術,保晚稻豐收。
二、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直接關系到糧食生產的發展,該縣在保護好基本農田的同時,加強了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去年縣財投入120萬元在撫市鎮撫溪等村實施1200畝的標準化農田建設;加大了沃土工程的實施力度,把推廣秸稈還田、種養綠肥和增施有機肥等作為提升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的重要內容,去年全縣種植了3.5萬畝的經濟綠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30萬畝、推廣配方肥1.2萬噸;全力推進以沼氣為紐帶的惠民工程建設。
來源:福建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