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杭州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杭州進口葡萄酒156.7萬升,同比下降20.1%,僅為一月份387.5萬升進口量的四成左右。和去年同期相比,進口均價下降了18.9%。
與杭州進口數據相對應的是,作為國內主要的進口葡萄酒集散地,上海葡萄酒進口量已連續5個月下滑,進口均價從去年下半年創紀錄的11.6元/升回落至9.8元/升。
這些數據說明近兩年創造神話的紅酒市場已經進入冬天,首當其沖的是以拉菲、瑪歌等為主的名莊酒消費。
老劉是浙江溫州的一個酒商,之前專營來自法國的名莊酒,“前兩年行情好的時候不用打廣告,客戶自己找上門來,一箱一箱拿貨。”老劉說,在2010年下半年,他每月名莊酒的銷售額能達到200萬-300萬元。現在,規模類似的酒莊,每個月名莊酒的銷售額只有100萬元。
銷售額遭到腰斬直接影響了酒商的進口熱情。杭州久加久酒博匯采購部經理曹宗明表示,自己已經聽到省內一些大型酒莊半年多沒有進口一批紅酒。有些酒商寧愿將酒存放在波爾多當地,也不愿意運回國內。
去年開始久加久就感受到了紅酒市場的不景氣。今年春節前,久加久做過粗略的統計,去年一整年名莊酒的銷售額在其酒類業務中的占比下滑了5%。上海紅酒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之前每年供應到中國的頂級紅酒數量約為各種紅酒總量的30%-40%,今年則降至25%-30%。
“由于前些年資本的大舉進入,國內紅酒,特別是名莊酒市場很快進入供不應求的局面。”曹宗明說。就在2010年,中國首度取代英國和德國,成為波爾多紅酒出口額最高的市場。在業內人士看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紅酒市場處于消化庫存階段,紅酒進口量的下滑實屬必然。
至于進口均價的下跌,很大原因是受到名莊酒的拖累。上海紅酒行情系統顯示,截至5月8日,2008年份拉菲的外高橋保稅價已從15500元/瓶跌至7230元/瓶,降幅達53.4%。2004年份的瑪歌則從4900元/瓶落至2850元/瓶。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