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歐洲許多國家的乳品市場遭遇2009年一樣的困境,牛奶價格暴跌到令人擔憂的水平,但比2008年、2009年更糟糕的是,牛奶的生產呈上漲趨勢。”歐洲乳品局在最新的報告中稱,意大利原奶收購價已同比下降15%,而荷蘭原奶價格則進一步跌至21-24歐分/升區間,換算成人民幣不過1.8元/公斤左右,大大低于一度出現大面積殺牛事件的東北地區的政府指導價。“我們相信消化產量增長的唯一方式是以黃油、奶粉的形式流入國際市場。”
而歐洲牛奶委員會的設想正在成為現實。歐盟近兩月進入中國的乳制品達5.1萬噸,直接體現便是好沃德、多美鮮、歐德堡等越來越多的歐洲品牌,正與新西蘭田園、澳大利亞德運、生機谷等一同擠入原本鐵板一塊的中國液態奶市場。
歐洲乳品業身陷困局
2009年比利時奶農將300萬升鮮奶倒入農田的抗議或將再度上演。歐洲乳品局的調查顯示,由于產量大幅增長,歐洲國家的原料奶價格普遍都低于30歐分/升(人民幣2.4元/公斤左右,而廣州奶價已超過4.8元)。荷蘭原料奶價格僅為21-24歐分/升,同比下降10-12歐分/升。法國3月平均奶價還在31-32歐分/升,4月則下降至28歐分/升。比利時則由3月的28-29歐分/升下降至4月的25歐分/升。預計本月瑞士奶價也將再降3.5%。
事實上,去年初國際乳制品價格仍在強勁需求下保持歷史高位,但下半年由于全球原料奶普遍增產及國際需求下滑的雙重作用而開始下滑,去年11月fao乳制品價格指數已由年初的221.3下降到201.0,下降幅度達9.2%。而由于歐盟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進一步惡化,奶農在奶業危機中遭受上百億歐元的損失,去年底歐洲議會和理事會在“奶業改革一攬子方案”上取得一致,允許奶農聯合起來組成聯合體和乳企就原料奶收購合同進行談判,但尚未取得明顯效果按照國際牧場聯盟ifcn公布的數據,上月原料奶價格持續下跌至29歐分,比3月的30.4歐分環比下跌4.6%。
更令全球乳業狀況雪上加霜的是,各主要奶業出口國均有不同程度增產。而ifcn公布的飼料價格卻在上月由23.3歐分/千克持續上漲至24.3歐分/千克。
歐盟已成第二大進口
來源:南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