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德陽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實現了由家庭副業向農村經濟支柱產業的根本性跨越,挑起了農民增收大梁,托起了農村經濟半邊天,成為推進我市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近日,記者從市畜牧食品局獲悉,按照今年農村工作新要求,全市各級畜牧部門以開展“四個年”活動為契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穩定發展生豬生產為重點,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和畜牧科技創新,確保不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持續提高畜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努力推進我市向現代畜牧經濟強市邁進。
標準化規模養殖
“把引導養殖農戶發展畜禽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作為轉變生產方式,提高養殖水平和效益,推進現代養殖基地建設的著力重點和主攻方向。”德陽市畜牧食品局人員表示,“今年我們正大力發展標準化為基礎、適度規模為主導、種養結合的養殖小區。”2012年,德陽市將通過驗收公示的國家畜禽標準化示范場2個,省畜禽標準化示范場2個,創建市、縣兩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20個。
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的要求,德陽市開展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創建活動,全面推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專業農戶”共建、聯建小區養殖模式,走農戶標準化為基礎、適度規模養殖為主導、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發展路子。
目前,德陽市已落實國家、省項目資金2100萬元,分別是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項目1800萬元,新建、改擴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52個,旌陽區省級現代畜牧業重點縣以獎代補項目200萬元,羅江縣和中江縣省級畜牧專合組織示范社項目100萬元。
在制定和落實扶持政策中,德陽市重點支持專業養殖農戶發展適度規模養殖,鼓勵其組建專業合作社,打造相對集中的標準化養殖小區或統一聯建標準化養殖小區,推進養殖小區從點到線到面的基地式發展,實現畜牧生產由分散走向集中,向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轉變。2012年德陽市新發展畜牧專合組織12個,龍頭企業和專合組織帶動農戶35萬戶,實現農戶人均增收300元。
增強產業鏈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