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佳木斯5月2日報道:湯原縣采取積極措施,加大濕地管護力度,使黑魚泡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安全有了明顯的改善,各種野生動植物種類、數量顯著增加。
黑魚泡省級自然保護區2007年6月經省政府批準成立,總面積22401公頃。2008年4月經省、市、縣編制委員會批準成立黑魚泡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核心區所在地振興鄉新建中心管護站,組建了科研保護科和管護站,配備了巡護車、防火器械、巡護摩托、野生動物救護設備及各種監測、科研設備,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正式啟動。
管理局成立以來,一直把濕地保護作為工作首要職責,堅決制止違法開墾,堅決清理非法開墾。采取死看死守,晝夜巡護的方法加大了管護力度,遏制住了非法開墾濕地、拱地頭、挖沙取土等違法行為。與司法部門協作,堅決打擊開墾、排水、挖溝、筑壩、采砂、取土、放牧等破壞濕地的違法行為。及時處理了毀濕開墾、挖溝筑壩、非法侵占濕地等各類案件,移交司法機關刑事案件5起。
同時管理局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和《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統一管理并加大宣傳力度,采取逐村逐戶地走訪、散發傳單、張貼標語、出動宣傳車等措施,向農民詳細的講解濕地保護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使周邊群眾對濕地保護的認識有了顯著提高。并爭取國家濕地保護與濕地恢復工程建設項目,申報了省級環境保護專項資金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項目和環境保護專項。
針對個別村屯和農民把非法開荒地無理劃入課稅土地,拒絕配合資源普查和濕地確權工作,管理局將依法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逐步清理濕地范圍內的歷史遺留合同,逐步實現退耕還濕。
目前,保護區內分布有野生植物815種、野生動物762種和大型真菌272種,均得到了有效保護,野生生物數量比2008年增加十幾倍,使原生態得到了恢復。
來源:東北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