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油菜高產品種、豐產關鍵技術的集成示范與推廣應用,提升長江中游油菜主產區油菜綜合生產能力,4月26-27日,中國農科院油料研究所、江西省農技推廣總站和江西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稻油三熟栽培崗)聯合組織在南昌召開了長江中游油菜豐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現場觀摩會。
省農業廳副廳長張忠平與有關專家赴安義縣油菜高產品種、豐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現場考察。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首席專家張真和,中國農科院油料研究所副所長廖伯壽,江西省農科院副院長陳光宇等出席會議并分別講話。省農技推廣總站主要負責同志主持會議。會議還舉辦了油菜豐產關鍵技術培訓,并組織與會代表前往安義縣油菜高產品種、豐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現場進行觀摩。
據了解,長江中游是我國冬油菜主產區,也是我國最集中的油菜產區,占全國油菜面積的50%左右。該區域油菜發展基礎穩定,油菜已成為農民增收、利用冬閑田的好作物,也是用地養地的好作物,有利于下季水稻等糧食作物生產,所形成的棉油、稻油、稻稻油等種植模式,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佳輪作制度模式。江西地處長江中游,常年油菜種植面積800萬左右,單產80公斤左右,總產65萬噸左右。多年來,通過各級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油菜雙低高產新品種、免耕高效栽培、科學肥水管理、全程機械化生產等豐產關鍵技術等到廣泛應用,全省雙低高產高油油菜新品種應用率達到80%左右,油菜免耕節本高效栽培技術應用面積達500多萬畝。
在安義縣現場觀摩的百畝示范方,所選用的三個示范品種分別為中國油料所提供的陽光2009、江西省農科院作物所提供的贛雜油5號、華中農業大學提供的華油雜62,均采用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栽培方式,肥力中高水平,播種密度2萬株左右,預計畝產均可達到175公斤左右,顯現出較好的豐產效應和經濟效益。
全國農技中心油料處、湖北省油菜辦、中國油料所科技處、江西省農業廳糧油局、江西省農技推廣總站、江西省種子管理局、江西省農科院科技處、江西省農科院作物所等單位相關單位負責人,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市負責油菜技術的同志,江西省各地市、油菜高產創建縣、油菜產業體系試驗站的相關技術負責同志等共80余人參加了會議。
來源:江西省農技推廣總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