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又是啤酒銷售旺季,一些外來啤酒巨頭在河南市場加大促銷力度,本地啤酒巨頭卻上調了低端產品的出廠價。這一促一漲,經銷商能否買賬?未來河南啤酒市場格局又會如何?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李凌/文記者邱琦/圖
【外來大佬】花80萬元搶個經銷商
今年4月,雪花啤酒就在河南省內一些地區開展了促銷活動:買一箱送一箱,等于變相降價。“促銷產品主要是以奧克啤酒為主,原來1.5元一瓶的啤酒,現在等于是降到了0.75元,消費者當然高興了。”華潤雪花啤酒的一名經銷商說。據悉,青島啤酒(600600,股吧)、燕京啤酒(000729,股吧)也有買一箱送一瓶等類似的促銷活動。
不僅如此,啤酒企業對于經銷商隊伍的爭奪也日趨白熱化。“對于我們的經銷商,外來啤酒企業開出了優厚的條件:凡是轉行改賣他們啤酒的經銷商,可以給出最高80萬元的費用。這個條件太引誘人了。”昨天,金星啤酒集團副董事長張峰告訴記者。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經銷商改換門庭,投向外來大佬的懷抱。“經銷商和終端消費場所對于啤酒這種快速消費品來說至關重要,說到底,誰能控制住他們,誰就能在競爭中取勝。”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表示。
【本土酒企】
賣啤酒還沒賣水賺錢
就在外來啤酒企業加大促銷力度的時候,5月15日,本土啤酒大佬金星啤酒集團卻悄悄上調了啤酒的出廠價:每箱金星小麥啤(9瓶)上調不到0.5元,每箱新一代(12瓶)上調0.6元。
“我們只是對經銷商上調出廠價,對消費終端來說,零售價不變,小麥啤還賣1.5元,新一代還賣3元。”張峰介紹,“我們這兩款酒,七八年沒有調過價了,因為價格低,品牌知名度高,在河南占據了大部分市場,稍微調價,市場反應就很大。”
張峰說,從2006年來,煤炭價格漲了4倍,原料價格也漲了180%,工人工資翻番,一個啤酒瓶子的成本為0.4元,賣啤酒還不如賣水賺錢。“我們也商量過很多次,面對外來啤酒企業的價格競爭,我們是該降低產品品質,還是該提價?最后定下的策略是小幅漲價”。
張峰說,金星下半年主推易拉罐裝啤酒和純生啤酒,“現在正在做產品結構的調整,從低端做到中端,并且利用中端產品的利潤空間來彌補經銷商的損失”。
【競爭核心】
勝出要靠“品牌+資本”
來源:東方今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