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這桑果結得真多啊!”“哇!真甜!”“啊!真好玩!”
看哪!紅的、紫的桑椹星星點點地綴滿枝頭,從綠葉中好奇地探出了一個個小腦袋,壓得樹枝笑彎了腰……“五一”小長假期間,靈山縣新圩鎮官屯村18畝桑果園里到處洋溢著游客的贊嘆聲和歡笑聲,他們是從半個月前靈山縣第一屆草根農民桑果節得知這里種植有桑椹慕名而來的。
這片桑果園的主人叫梁紹東,是官屯村地道的農民。過去,梁紹東一直種桑養蠶,花上大量的人力物力,8畝桑一年到頭收入才4萬元左右,除去勞動成本,所得利潤并不多。去年,經朋友介紹,開始種植這種改良的桑樹品種臺灣大桑果,成為該縣種植此品種的第一人。與養蠶的桑樹不同,它以產桑椹為主,每年于4月、10月掛兩批果,畝產桑椹高達2000公斤。
桑椹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素有“長生不老果”之美譽,可直接食用、泡酒、入藥,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加上梁紹東種植桑椹只用農家肥,不用噴灑農藥,這樣的綠色保健產品更受群眾歡迎。
去年11月,梁紹東成立了靈山縣臺寶桑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周邊群眾致富。目前已發展了會員6人,發展種植桑椹8畝。除了游客前來采摘、訂購,梁紹東還與企業合作,大部分桑椹銷往制酒企業,根本不用拿到市場上賣,桑椹供不應求,目前市場價格每公斤40元,桑椹銷售年收入達80多萬元。
為了進一步提升知名度,梁紹東從網上閱資料時發現,舉辦節慶效果非常好。今年3月,他還從靈山縣春茶節學習到了辦節的經驗,于是決定自辦一屆桑果節。4月14日至15日,梁紹東如期舉辦了第一屆草根農民桑果節,吸引了2000多名群眾、游客前來參加,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到五一小長假收假時,桑果節吸引了超過5000名游客前來采摘桑椹。可喜的是,通過這個桑果節,許多群眾也達成了種植意向;更可喜的是,梁紹東還得到了一張100萬元的“支票”——10萬株桑苗的訂單。“10月份種植育苗,明年3月銷售。但嫁接果苗需要技術,我打算再辦個培訓班,讓更多群眾學會這門技術,和我一起拿到這張百萬‘支票’!”說話間,我們看到了一個草根農民眼眸里閃爍著智慧與純樸。
來源:欽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