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主嶺市朝陽坡鎮一片喜人景象,用免耕機一次性播種的玉米苗齊苗壯長勢良好,在談到這項新技術時,農機大戶孫磊高興地說,免耕播種打破了傳統播種的模式,具有保苗、保墑、出苗齊壯、增產增效等優點。
孫磊站在地頭算了一筆賬,傳統播種每公頃摟地需要400元,滅茬需要400元,打壟施肥需要200元,播種需要200元,鎮壓地需要150元,每公頃大約需要1350元。現在實行免耕播種,每公頃只需600元,僅此一項每公頃就節省了750元。
朝陽坡鎮農機站站長宋權介紹,免耕播種實際上就是玉米保護性耕作生產技術,也稱作寬窄行交替休閑種植技術。此項技術有改壟、提高播種密度,深松追肥,省工省時,增產增效等優點。按朝陽坡鎮今年推行免耕播種3000公頃耕地計算,實行免耕播種能節省225萬元。像朝陽坡鎮這樣運用新技術進行春耕播種在公主嶺市只是一個縮影。
公主嶺市積極唱響農業機械化這個主旋律,使農民走上農業機械化耕作的道路。近幾年,各級部門多方籌措資金,建立健全農機合作社等配套措施。截至目前,全市24個街道、鄉鎮,共購置東方紅拖拉機等3萬多臺,配套農機具7萬多臺套,現有農機合作社50個,農機大戶26個。如今,20多萬農戶全部實現了春播機械化,農民用牛耕、人拉種地的方式寫進了歷史。
據公主嶺市農機局農機科負責同志介紹,農民實現農業機械化耕種后,不僅省時省力,還能一次性完成旋耕、滅茬、起壟、深松、施肥等工序,由于深松土地,施肥均衡,使玉米產量比原耕種方式高產10%。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