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農情調查顯示,今年夏糧豐產的基礎已經形成,只要后期天氣正常,夏糧有望獲得豐收。
夏糧占全年糧食產量的近四分之一,冬小麥又是夏糧的大頭,占到90%以上。今年冬小麥播種面積3.4億畝,比上年增加70多萬畝,這為豐收奠定了面積基礎。
現在這里的小麥已經進入了生長的后期,這個階段田間管理的重點就是千方百計增加小麥顆粒的重量,這對小麥最后的產量形成至關重要。
農業專家介紹說,決定小麥的產量有三個要素,分別是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這三個要素的乘積就是小麥最終的產量。眼下,畝穗數增加已成定局,穗粒數呈現增加態勢,千粒重正在形成。
這個每畝5塊錢的補貼,國家今年拿了16個億,覆蓋11個小麥主產區。除了政策支持有力,今年在氣候上也可以說是風調雨順。小麥播種時質量高,多數地方實現一播全苗。特別是三月下旬和四月下旬普降中雨,有效補充了土壤水分,對小麥生長十分有利。
目前距離小麥大面積收獲還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專家認為,在今年生產前期基礎好、豐產要素俱備的情況下,后期管理更不能懈怠。
在小麥生長的最后這段關鍵時期,農業部要求各主產區,認真落實各項田間管理措施,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重點防范自然災害對小麥的影響,全力以赴確保夏糧豐收到手。
來源:農業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