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花飄香。連片1萬余平方米的鋼架大棚,棚內橘樹繁花滿枝,蜜蜂成群在花朵間飛舞。白花綠樹間,只見幾位婦女在忙碌著什么。
清水蜜橘精品園,位于衢江區橫路辦事處清水村的柴塢壟。現在正是柑橘盛花期,“園長”俞建飛告訴記者:“那幾位女的,這幾天正在給橘樹疏花。”
緊臨鋼架大棚的一塊橘地里,也有六七位村民正在拉線、打樁。“這里要再建一個大棚,也是1萬多平方米。”俞建飛說,去年該園的大棚精品蜜橘賣到了五六十元1公斤的高價,每畝效益五六萬元,今年要再投資擴大規模。
柴塢壟這片橘園,原是村里的低產橘園。近年柑橘價低難銷,更是沒有多少效益可言。俞建飛說,他販銷柑橘多年,感覺到只有做精品橘才會有出路,便在2008年轉包來了本村這片橘園。在技術人員指導下,他在這170畝橘園里種起了精品橘。承包投產第一年,遭遇柑橘市場最低迷年份,“人家柑橘賣一二毛錢1斤,我的精品橘賣2塊錢一斤。”俞建飛相告,通過不斷提升品質,到2010年他生產的5公斤箱裝的精品橘,賣到了80元。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已不滿足于吃飽,還要吃好、吃出營養、吃出品位。于是,他又開始運用大棚延后栽培技術,讓橘子在大棚內生長,延期到春節前后采摘,拉長了橘果的營養積累期,生產出口味更好的精品橘。他先期投資建設了1萬平方米柑橘大棚,這兩年大棚精品橘高的賣60多元1公斤,稍次一點的也賣到40多元。“今年再投資1萬平方米大棚,7月份就可以建好。”這只新大棚建好后,今年大棚精品柑橘生產規模和產量都可以翻一番。
俞建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鋼架大棚建設成本每平方米120元,每畝總成本8萬余元。保守按每畝產量1000公斤計,每畝年收入就可達5萬元,2年就可收回投資。
同樣的橘子,不同的種法,價格相差二三十倍,效益更不在一個檔次。俞建飛透露,他還要新建5000立方米冷藏庫及配置冷鏈設備,同時實施品牌化戰略,進一步提升精品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益。
來源:衢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