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茶陵縣結合當地作物種植制度,因地制宜,計劃在棗市、界首、馬江、嚴塘、腰陂、火田、秩堂、高隴8個鄉鎮大力實施秸稈還田技術補貼項目。在項目鄉鎮129個行政村,免費向5.6萬戶家戶發放秸稈腐熟劑368.2噸,實施面積18.4萬畝,覆蓋農村人口達20.1萬人。
該縣農業局組織土肥、糧油、植保等農業技術專家,經充分考查論證,結合本地農業生產實際,確定了以“水稻機械收割催腐還田”為主要技術模式。即:早稻機收后,留薦25―40cm,或人工收割后,將稻草平鋪水田地面,灌深水泡田,每畝用秸稈腐熟劑2公斤拌碳銨10-15公斤或尿素3-5公斤均勻撒施,直接用機耕翻壓入土。
目前,該縣秸稈還田項目已完成公開招標采購、登記造冊等工作,潤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泰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中標企業,兩家中標企業分別按11.9元/畝、12元/畝的標準供應秸稈腐熟劑,對省農業廳批復的220萬元項目資金全部用于物資采購,并由縣農業局與中標企業簽訂產品供應及服務合同,預計在6月中旬項目物資將全部發放到位。同時,各種宣傳、培訓活動正有序開展,秸稈還田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據縣農業局土肥站預測,通過項目實施,項目區農作物秸稈還田率達到95%以上,田間秸稈焚燒現象基本杜絕,化肥施用量減少10%以上,畝節本增效30元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穩步提升,理化性狀進一步改善。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