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過后,本市氣溫突然走高,連續多日30℃的高溫讓人置身夏天。受天氣轉熱影響,多種蔬菜生長周期縮短,價格出現明顯下降。昨日記者在河西區東林菜市場看到,黃瓜每斤1.5元、小白菜每斤1.3元、菠菜每斤1.5元、洋白菜每斤1.5元……這些久違的一元蔬菜又重現市場。記者李文博
蔬菜進入最佳生長期
近期總體氣溫不斷升高,加之適宜的光照,蔬菜進入生長的最佳時期,出園率增加。隨著新產土豆、蒜頭、水蘿卜等品種陸續上市,市場貨源豐富、供應充足,部分蔬菜價格持續下降。
在東林菜市場,攤位上各種蔬菜應有盡有,市民姚阿姨正在與商販討價還價:“小白菜再便宜點吧,我多買一些。”菜販老孫一邊拿著塑料袋裝菜,一邊求饒似的回答:“小白菜一斤才一塊多,我才能賺幾分錢,您就別劃價了!”最終,姚阿姨買了3斤小白菜、2斤黃瓜和1斤菠菜,只花了6.7元。“這些菜要是放在冬天,沒有15元下不來。”
目前,除一些應季菜便宜外,西紅柿每斤3元,茄子、青椒均為每斤4元,豆角稍貴,要價每斤5元。雖然這些菜看上去有些貴,但與4月初相比已有小幅下降。不過,大白菜由于即將退市,近期價格出現暴漲,零售價高達每斤4.5元。
白菜豆角“逆勢漲價”
記者從紅旗農貿綜合批發市場了解到,在“谷雨”節氣后,全國大部分地區收獲了一場“貴如油”的春雨,但蔬菜采摘和上市受到影響,部分品種價格出現反彈,但隨后迅速回落。價格回歸中,葉菜類降幅最為突出,拉動蔬菜整體價格下降。
據統計,4月該市場蔬菜整體加權價格與上月環比下降了19.5%,其中生菜、韭菜的加權價格由月初的每斤3.5元、1.6元持續降至1.8元、0.6元,降幅為48.6%、62.5%;卷心菜、油菜、油麥菜、小白菜等葉菜類品種的降幅達25%至33.3%;黃瓜、青椒、茄子、西葫、生筍、藕等品種的降幅在10.7%至42.5%之間;前期居高的大蔥價格也在不斷下降,加權價格由月初的每斤1.35元降至月末的0.75元,降幅44.4%;胡蘿卜作為儲存品種,隨著貨源減少,加權價格由每斤0.6元漲至1元,漲幅66.7%;白菜、豆角、菜花、冬瓜等分別上漲12.5%至31.2%;芹菜、西紅柿、土豆波動幅度不大。
來源:天津網-城市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