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甲醛風波影響,不少檔主減少了白菜拿貨量羊城晚報記者陳文筆攝
d讀者點題
羊城晚報報道:記者孫晶、實習生董懂報道:“最近廣州市場檢測出有甲醛的大白菜,我非常擔心。買了白菜回家泡一天,沒想到竟然泡爛了。”21日,市民程小姐無奈地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同時,不少市民來電反映:“很擔心市場上外地蔬菜的安全。既然有市場送檢的外地菜發現問題,為什么廣州的相關部門不能及時跟進對廣州外地蔬菜全面進行檢測,對外公布結果呢?”
隨后,記者來到江南蔬果批發市場發現,受到甲醛事件的影響,昨日來自外地的大白菜已經大幅減少,而廣州多家肉菜市場內的大白菜則價格大跌。
昨日,記者來到江南蔬果批發市場看到大批的外地菜進入市場銷售,然而與堆積成山的胡蘿卜、包菜等外地蔬菜不同,大白菜在市場內僅有一輛貨車在卸載。“不賣了,市場不準賣大白菜。我有一個禮拜不進貨了。”有批發商對記者說。記者走了多檔蔬菜批發檔口,都沒有看到有大白菜交易。
真的是批發市場禁止賣大白菜嗎?昨日,該市場的主管林業桃回應:“目前,凡是進入市場的大白菜,都需產地出具的不含甲醛的合格證,同時,市場還會對銷售的大白菜抽樣送檢,沒有產地檢測證明的大白菜則要暫時封存,等抽樣送去廣州市農業標準與檢測中心檢測合格后,才能銷售。如此一來,沒有原產地檢測證書的批發商要等一天才能賣菜,而即使有證明的批發商也因‘甲醛事件受到影響,紛紛減少進貨或者不賣大白菜。”林業桃進一步解釋,目前,廣州的大白菜主要來自山東、云南、河南、河北等地,昨日在江南批發市場的交易量已下降400噸左右,而大白菜的批發價則由一周前的3.0元一公斤下降到2.2元一公斤。
(報料人程小姐,三等獎100元)
市民呼吁:能否定時出檢測結果?
大白菜大幅降價后,依然沒有受到市民追捧。記者昨日在東川新街市、福今路肉菜市場等地發現,一些檔口的大白菜零售價已經從一周前的8元每公斤下降到4元—5元每公斤。但前來購買者寥寥。“我們市場的大白菜最近很不好賣,有的檔口一天都沒有什么生意。”東川新街市負責人表示。
來源:羊城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