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原本出現在豐子愷先生的詩意漫畫中,不過這兩天,龍翔街道單橋村的犇牛果蔬基地內,也呈現出詩一般的美景,晶瑩剔透的櫻桃掛在枝頭,待人采摘。
櫻桃紅了,種櫻桃的呂冰明也紅了,這幾天聯系他的人不斷。因為他在桐鄉乃至嘉興地區率先規模種植櫻桃,所以別人都叫他“櫻桃哥”。其實不只櫻桃,他還懷揣著更大的農業致富夢。
呂冰明是殘疾人,右臂在9歲時不慎觸電被截肢了,靠著一只手,他照樣做著健全人做的事情。呂冰明刻過圖章、做過室外廣告制作員、賣過服裝、現在還開著電腦橫機廠。不過從未涉足農業生產的他,種櫻桃卻是一個機緣巧合。
“櫻桃喜溫喜光,怕澇怕旱,山東的櫻桃種植量幾乎占了全國的一半。”呂冰明說,江浙一帶雖然也有櫻桃種植,但是成規模的大型種植很少見。因為桐鄉這里雨水比較多,種植地要地勢高,排水性好。經朋友介紹,呂冰明得知杭州一科研院所能提供一種美國短柄櫻桃,適合在江南種植,呂冰明心動了:“市場價格高,嘉興地區沒人種,只要好好培育,肯定有很好的前景。”
2008年3月,在果樹專家的指導下,呂冰明以每株28元的價格買下6000株櫻桃苗,到目前為止投入資金達200萬元。”回憶過去的三年,呂冰明無奈地說,因為自己從未接觸過果樹種植,遇到的困難也相當多。
在選好地后,呂冰明花了7萬多元雇工人給土壤松土,實施精耕細作。第一年櫻桃存活率在80%以上,不過只產了50公斤果實。“種植櫻桃比種植普通果樹更加復雜,不僅種植條件苛刻,病害也特別多。”呂冰明說,“但凡果樹有的病它都有,螟蟲病、螻蛄病、爛皮病等。”在這些嬌貴的櫻桃樹一次次生病后,呂冰明如今成了一名經驗豐富的“果樹醫生”。
為提高櫻桃的品質,呂冰明很舍得下本錢。在櫻桃園里全部用上生物肥,用一次就得2萬元,而普通有機肥只要1萬元。由于管理到位,這幾年櫻桃園里的產量一年比一年高。到今年櫻桃盛產期,呂冰明預計畝產將達到1000公斤。
來源:桐鄉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