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曹窯村,你聽到人們談論最多的是關于養羊的事。
近年來,廣靈縣作疃鄉曹窯村“兩委”班子高度重視絨山羊產業的發展,將發展絨山羊產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的重點產業來抓,使絨山羊產業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目前,全村有1600多只羊,達到了人均近8只羊,人均收入可達5000多元。
曹窯村位于廣靈縣城西北部,屬于山區村,全村大部分農作物以小雜糧為主,農民收入較低。2005年,該村利用環境好、疾病少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開始發展養殖業,農戶采取圈養絨山羊的養殖方式,利用玉米做飼料,玉米、谷粟秸稈喂養,既省錢又省力,羊吃后的秸稈還可以用于做飯、取暖,同時羊糞又作為有機農家肥料施用到地里,形成了以牧促農、以農促牧的有機循環鏈條。經過農戶的精心飼養,截至2011年底全村已發展絨山羊1200多只,年產羊絨平均每只公羊1.5斤、母羊1斤、羊羔0.7斤,每斤可賣180元,主要銷售到香港的大型毛紡加工企業,每年4月份都有專人來收購,農民收入相當可觀。為了擴大養殖規模,該村“兩委”多次召開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議事會商議,積極爭取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大力發展養殖業,幫助農民增收。
今年,在縣、鄉的有力支持下,該村實施了整村推進項目,大力發展養殖業,又從遼寧省優種羊養殖基地引進了402只絨山羊。全村現有1600多只羊,達到了人均近8只羊。引進后的優種羊年產羊絨平均每只公羊3斤、母羊1.5斤、羊羔1.2斤,且母羊產羔為每年2次(只),又為擴大養殖規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預計今年每只羊可收入500元,再加上羊糞收入200元,人均收入可達5000多元。
目前,該村又搬遷到距老村3公里的新村,村民們在新村居住,在老村發展養殖業。同時在老村西片發展養殖區,東片招商引資發展羊絨加工業,帶領農民走上致富路。
來源:山西省農牧業信息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