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播時節,記者在陽高縣農村發現一個“怪現象”,許多農戶并沒有像前些年施用化肥,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畜禽糞便,用起了農家肥、生物肥等低碳農資,并實行測土配方施肥……“低碳春播”的熱潮正在陽高農村悄然興起。“去年我用從養殖場掏回的羊糞、雞糞、豬糞種植大棚青椒、黃瓜,不僅口感好,而且上市早、價錢高,畝均增收達到了800多元。”該縣菜農王全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陽高縣因勢利導,積極扶持農民發展設施農業,全縣累計建成日光溫室9800棟、移動大棚1.76萬棟,設施蔬菜總面積達3.44萬畝;全縣生豬飼養量突破64萬頭,各類規模養殖小區達到75個,成為全省設施蔬菜先進縣、規模健康養殖先進縣。為了幫助農民搞好今年農業生產,該縣結合實際,組織農委、畜牧、開發等相關部門突出“低碳”管理模式,結合當前開展的保持黨員純潔性學習教育活動,派出駐村干部以及農技指導員1000多名,通過舉辦技術講座、田間地頭巡回指導、發放技術手冊等形式,大力推廣低碳耕種,對農作物施肥、選種等培育過程進行“低碳化”管理。據了解,低碳耕種不僅可以減少生產成本,提高作物的產量,還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結構,既環保又經濟,在農村備受青睞。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農家肥肥分足、無公害、成本低,土地堿化還小,真是好處多多。嘗到施農家肥甜頭的陽高農民早早地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該縣東小村鎮下馬澗村農民李明亮從3年前就開始利用冬閑時間,到附近養殖場那里掏雞糞、牛糞和羊糞,一個冬天下來積攢的農家肥夠上10畝多地的,目前他家的10畝耕地已全部鋪上一遍農家肥。他說,上一遍農家肥可管3到5年。去年,他家種的綠豆,啥病不得,畝收入500多元;而沒有上農家肥的鄰居家,地挨著地就是不長,豆秧又細又蔫,一畝地才收入200多元。目前,象李明亮這樣以農家肥為主耕種的農民不下2萬戶。
來源:山西省農牧業信息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