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式插秧機在開闊的田間來回穿梭,丘陵地貌田塊則有手扶式插秧機穿插其間。春夏之交的田野,機械插秧在這里播種希望,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曹武鎮曹場村近千畝水稻田里,一片繁忙景象。5月9日,湖北省水稻機械插秧現場會在這里舉行,農業部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李安寧、湖北省農機局局長吳慶峰、荊門市市長萬勇、京山縣縣長周志紅以及全省23個糧食主產大縣(市、州)農機部門負責人共190人觀看了該村早稻大田長勢,觀摩了機械中稻插秧現場操作演示。
“前四個月,京山縣新增插秧機680臺,機插面積接近50萬畝,不愧為全省農機化先進縣。”吳慶峰深為京山縣農機化發展感慨,并表示將會在政策上向熱情的購機農民傾斜,讓他們能享受到惠農補貼。
近年來,京山縣農機總動力達到82.37萬千瓦,農機綜合作業率達到74%。機械插秧技術強力推進,機插面積占全縣水稻種植面積的60%以上。機插面積、技術水平等多項指標全省領先。
機械插秧可以保證栽插密度,通風透光,減輕發病率,每畝節約成本近50元,提高單產50斤至100斤。再加上國家的補貼政策,京山農民購機熱情一年比一年高,插秧機、收割機、耕整機總數達到1.16萬多臺(套),三年來農民享受補貼達5460多萬元。
“一輛手扶式插秧機一天可以插10畝,一輛乘坐式插秧機一天可以插50畝。”縣農業局局長李明佳介紹,京山水稻面積超過了80萬畝,全部實行機耕機整,不僅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還增產增收。
“京山農機利民惠民模式好。”李安寧表示,京山縣的示范帶動作用值得肯定,可以進一步總結好作法、好經驗,并在全國進行推廣。
來源:湖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