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府區自開展2012年漁業科技入戶“春季行動”以來,以培育基層漁技人員、科技示范戶和新型農民為重點,按照“環境優美、技術規范、產品安全、效益良好”的總體要求,采取“專家負責、技術人員包戶”的形式,全面推進漁業科技入戶工作,促進了漁業增產和漁民增收。
一是明確目標任務,健全組織機構。該區堅持統籌規劃、注重實效的原則,將漁業科技入戶工程納入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召開了專題會議,成立了漁業科技入戶領導小組和專家組,制定了技術指導方案和主推品種操作規程。
二是加大培訓力度,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在培訓過程中,始終堅持把漁民技術培訓工程與漁業促進年相結合,與春季生產相結合,與增加漁民收入相結合。組織區專家組成員開展培訓,保證了培訓的質量。培訓內容的選擇上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側重于無公害健康養殖技術、水質綜合調控技術及漁民職業技能培訓等。通過開展漁業科技入戶春季行動,在侯營鎮、新區辦事處等鎮辦事處舉辦培訓班現場、觀摩會5期,培訓漁農700余人次,發放養殖明白紙、池塘日記、操作規程、養殖技術、宣傳材料等各種資料800余份,培訓技術指導員8次,提高了技術指導員和漁農的技術素質,進一步規范了水產養殖生產,提高了健康養殖水平。
三是開展入戶指導,解決實際問題。為切實提高全區示范戶的養殖技術水平,該區把入戶技術指導作為漁業科技入戶的重點環節,組織技術指導員進村入戶,扎扎實實地做好技術指導,幫助解決漁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技術指導員通過電話咨詢、定期下點現場指導與檢查、組織座談交流、舉辦培訓班和現場觀摩會等多種形式,與示范戶保持聯系,加強信息溝通交流,及時反饋漁業科技入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保證了漁業科技入戶春季行動順利進行。
四是加強信息交流,宣傳漁業科技入戶工程。今年以來,該區加強了漁業科技入戶信息交流,編印工作簡報36期向指導員、示范戶發放。在各類報刊、網站發表文章,及時宣傳報道漁業科技入戶動態,擴大影響力,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來源:東昌府區水產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