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果園街道把智能化呼叫系統和“一刻鐘服務圈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開展了“智能化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工作,讓居民能夠在“15分鐘內”充分享受到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以及全方位的便民服務。
自從2009年果園街道全面推廣電子保姆智能化社區呼叫系統以來,街道1908戶居民享受到了電子保姆帶來的便利。去年10月份,街道又對所有電子保姆呼叫器進行了更新換代,換代后的呼叫器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家住果園的朱繼祥老人也充分享受到了電子保姆帶來的便利,這不,在收到呼叫后,呼叫中心迅速為他安排了修理煤氣灶的服務商。
為使街道轄區居民在步行15分鐘范圍內,能夠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舒適的社會服務,依據具體情況,果園街道提出了“應居民之需、盡政府之能、揚市場之勢、助志愿之風”的服務理念,開展了“智能化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工作,其主要特點在于采用信息化手段更及時的了解居民的需求,并及時提供“上門”服務,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果園街道整合轄區資源,成立了以48家加盟服務商為主體,以社區服務協管員和愛心互助協會、志愿者為輔助的“電子保姆”服務隊,從而為入網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優惠的服務。果園街道還制定了《智能化社區服務指導目錄》,將服務項目進行了細化,其中有償服務83項,無償服務25項,涉及家電修理、餐飲服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等方方面面,真正實現了智能化呼叫系統和“一刻鐘服務圈建設”的有機結合。
“智能化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工作是加強基層社會服務管理創新的重要舉措,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服務管理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果園街道還將不斷加大對服務商的考核力度,實現服務商的動態化管理,不斷提高服務項目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能化一刻鐘社區服務圈”的服務品牌,為居民提供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以及全方位的便民服務。
來源:北京現代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