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賓機場將遷址重修,并命名為“宜賓五糧液機場”。宜賓市機場遷建項目籌備組辦公室稱,這是全國首個以企業命名的機場(但有不同說法)。
———華西都市報24日
背景一
還將有茅臺機場
宜賓官員稱,以企業命名機場,跟以企業命名道路是一樣的道理。宜賓五糧液機場并非國內首家以企業命名的機場,貴州茅臺機場也將在年內開工。
背景二
這個名字違規嗎
《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規定》明確:“民用機場的命名應當以確定機場具體位置并區別于其他機場為準則”、“運輸機場名稱應當由機場所在地城市(或地、州)名稱后綴機場所在地具體地點名稱組成”。有人據此認為,五糧液并非機場的具體位置,不同于“上海浦東”、“成都雙流”等,已屬違規。但也有人認為,《規定》并未明確禁止出現商標字眼,該機場倘已獲批準,就是合法的。
不妥
坐飛機“云里霧里”
舌尖上的飛機場?我們已交機場費!
新浪石家莊網友:一個字:俗!
zincrobin:難道什么東西都可以商業化,都是可以用錢買的?
呵屋安:人家貴州茅臺機場和五糧液機場是兩個概念,茅臺機場所在的地方就叫茅臺鎮,是根據地名來命名……
重慶晚報:坐飛機自己帶瓶酒都不行,機場名稱卻酒氣沖天,怎不讓人犯暈?哪天五糧液不吃香了,這名怎么辦?五糧液可以命名,汾酒啊等等難道不可效仿?如果這樣,咱今后坐飛機,豈不真的是“云里霧里”?
調侃
舌尖上的飛機場?
麥莎:難道要弄個“舌尖上的飛機場”?
谷姚網:拉菲表示“亞歷山大”……
錢夙偉:讓機場名稱成為企業和產品的廣告載體,這對城市的文化氛圍是一種銷蝕。城市管理者之所以熱衷于如此冠名,顯然是只算商業賬,不算文化賬。
質疑
我們已交機場費!
背朝天:機場不是都要收我們的機場建設費嗎?為什么讓一個企業來冠名?
paul:這么大的一個冠名廣告,請問企業投資多少錢?興建機場作為基建投資,既然有企業愿意冠名,就不應該全用納稅人的錢。納稅人或可減負
贊成
傅蔚岡:大學可以用人名來命名,為何機場不能用公司名?如果公司出了錢,減了當地納稅人的負擔,為何不可以?如果你不同意,那就花更多的錢來阻止這個冠名。當然,程序上是否有問題,倒是可以商榷。
思考
冠名權也需立法
來源:羊城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