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很多人有喝菊花茶敗火的習慣。昨日,市民沈先生向晨報反映,自己新買的菊花茶泡出來的茶色發綠。記者隨即走訪了市區部分茶葉市場和大型超市,發現多數散裝菊花茶都未標明生產日期和廠名、廠址等基本信息,很難分辨其新鮮程度。
市場:散裝菊花茶難覓出生證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不少茶葉店都有菊花茶銷售,品種以黃山貢菊為主。這些菊花茶以散裝的居多,大小、顏色都有一定的差異。它們大多被裝在透明的玻璃罐中,有的則干脆直接放在沒有密封的透明塑料袋中。記者仔細查看后發現,這些散裝菊花茶基本都未標注生產日期。
在花鳥市場的一家茶葉店,店主向記者推薦店內售價50元/斤的黃山貢菊。記者問,為何沒看到生產日期、產地、廠址?店主只是含糊地說:“這是黃山產的,去年冬天進的貨。”
超市:保質期從包裝日期開始算
記者隨后來到市區多家大型超市,看到超市所售的菊花茶既有散裝,也有盒裝及袋裝。盒裝及袋裝的菊花茶外包裝上印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原產地和qs標志,而散裝的經過超市重新分裝、稱重后,在包裝袋上印的信息就明顯缺失了不少。
在一家大型超市內,記者看到散裝的菊花茶包裝袋上貼有超市打印的標簽,上面只有單價、重量、包裝日期和建議食用日期,沒有印生產日期。記者拿起兩袋超市包裝好的菊花茶進行比較,發現包裝日期并不相同,分別為2012年5月4日和5月24日,建議食用日期分別為2012年8月2日和8月22日。
那么生產日期又是何時呢?記者找了半天才發現,顯示了產品名稱、配料、生產日期、產地等信息的“合格證”被貼在最底部的玻璃容器上、記者在上面看到了這批散裝菊花茶的生產日期是2012年1月1日。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購買散裝菊花茶的市民,發現竟然沒有一個人關注菊花茶的生產日期。“包裝日期不是生產日期啊,你不說我還真沒注意呢。”市民馬小姐驚訝地說。
專家:陳年菊花保健功效降低
徐州市中醫院消化內科的胡兵副主任告訴記者,菊花茶因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進入夏季以來就備受市民的追捧,近一個月該院藥房就售出30公斤左右,是平時的一倍。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