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標準化養殖,發展種源漁業,推進休閑漁業——上海漁業生產穩中求變,保持活力,努力尋求新增長點,使上海漁業生產在淡水養殖面積明顯減少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平穩有序的運行格局。
標準化養殖快速推進,產業帶建設初見成效。本市標準化水產養殖場建設快速推進,去年新建成標準化養殖場42家,新建面積3.03萬畝,分別是上年建成數的1.3倍和2.9倍。目前,本市已建成標準化養殖場104家,面積5.58萬畝。三大產業帶(即沿杭州灣海水蝦、長江口河蟹、環淀山湖淡水蝦產業帶)建設初顯成效,蝦蟹養殖覆蓋所有郊區縣,養殖面積占地產名特優產品面積的90%以上。
種源漁業穩步發展,基地建設有序推進。本市種源漁業快速發展,國家級暗紋東方鲀原種場、南美白對蝦繁育基地二期、中華絨螯蟹良種繁育基地、團頭魴遺傳育種中心項目和豐澤水產良種場改建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去年全年實現漁業種源產值2.94億元,比上年增長14%,占本市種源產值的20.2%。其中,蝦苗產值為1.26億元,增長11.6%,比重最大;魚苗產值0.64億元,增長33.1%,增長最快;蟹苗產值0.55億元,下降0.9%;鰻苗產值0.49億元,增長18.9%。全年實現銷售產值2.32億元,產銷率達79%。
休閑漁業快速發展,帶動效應逐步顯現。休閑漁業是本市都市現代漁業的一個重要內容,近幾年觀賞魚養殖和休閑垂釣發展較快。去年,本市觀賞魚養殖總量0.9億尾,交易量0.73億尾,交易額0.7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5%、14.4%和6.7%。觀賞魚養殖進漁家項目基本完成,有效帶動農民增收。去年,本市休閑垂釣占地面積0.58萬畝,比上年增長25.8%,年接待量37.8萬人次,實現總收入0.6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9.8%和50.8%。
來源:東方城鄉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