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于2011年5月中旬定點調查了湘、鄂、皖、贛、蘇、豫、冀、魯、晉、陜、新、甘、遼等16省128個縣(團場)4020戶的棉花生長情況,結合對西北、長江和黃河的考察,發布監測報告,供決策參考。
一、苗情好于去年同期半成,與歷年相當,區域間不平衡
中國棉花生長指數(ccgi)5月為105(表1),好于去年同期近半成,與常年(前9年)相當為101。真葉數2.4片/株,多于去年同期0.1片/株。其中一類田2~3片/株,占70%,高于去年同期10個百分點。
從苗情來看,一是5月初全國棉花春播結束;移栽進度滯后7天左右,預計5月底移栽完畢。二是出苗情況相對較好,但長勢差異大,病害和局部蟲害偏重;三是區域之間差異大。從大區來看,黃河好于西北,西北好于長江,亞區之中北疆長勢最好。
從天氣來看,4-5月全國棉區氣溫普遍偏低2~5℃。與去年春季高溫干旱恰好相反,今年長江流域棉區持續低溫寡照,降水多,雨量大,棉田漬澇需重播重栽面積約50萬畝。前作小麥和油菜晚熟,收獲困難,導致移栽進度滯后,近期雨停好轉,移栽進度加快。黃河流域氣溫正常略偏高,降水適宜,棉苗長勢好。西北雖無強寒潮等極端天氣影響,但南疆氣溫明顯偏低,風多風大,沙塵重,棉花出苗慢,病害偏重,長勢弱,有僵苗。
長江ccgi 5月為93,為常年的95,真葉數2.8片/株,少于去年同期0.2片/株,苗情差于去年同期半成多,也差于常年半成。苗床成苗和長勢差異極大,受種子品質影響,差的成苗僅40%~50%,好的80%,還有死苗現象。移栽進度由于前作晚熟和天氣原因慢于常年,但移栽質量較好,成率高;早栽棉田返苗期短,長勢旺,晚栽有僵苗和不發棵問題。部分地區由于降水導致地老虎、蝸牛和棉盲蝽發生面積大,棉苗危害偏重。
黃河ccgi 5月為119,為常年的91,真葉數2.1片/株,多于去年同期0.4片/株,苗情好于去年近兩成,但差于常年同期近一成。本流域4月24日普降水40~60毫米,5月又降水小雨,氣溫高,陽光多,有利播種出苗,雖然局部有爛子爛芽問題,苗蚜發生偏重,普遍防治2~3次,但整體苗情好,但地塊之間差異較大。
西北ccgi 5月為97,為常年的122,真葉數2.5片/株,略差于去年,好于常年兩成多,其中南疆2.8片/株,少于去年同期0.5片/株,受低溫影響遲發5~7天,局部棉田有僵苗和死苗。北疆2.4片/株,多于去年同期0.2片/株,當前長勢很好,早發棉田現蕾2個/株。河西走廊2.0片/株,多于去年同期0.2片/株,有缺苗斷壟。
棉花輕簡育苗質量好。據近期考察,湘、鄂苗床成苗率高,移栽成活率高,項目進展順利,項目區農民滿意。
二、培育壯苗、促進早發和穩長增蕾是5-6月棉花生產的主攻任務
針對區域苗情差異大,促進轉化和早發,培育壯苗,防病治蟲,穩長增蕾是5-6月棉花生產的主要任務。分流域指導意見如下。
(一)長江流域
搶時移栽、搶中耕滅茬、搶清溝排漬和安全使用除草劑是促進生長和轉化的主要措施。一是搶時移栽。對麥茬棉和油茬棉要強時移栽,栽足苗數。二是搶中耕滅茬,促進生根。用“802”加0.2%尿素灌根。三是搶清溝排漬。做到圍溝、廂溝和腰溝“溝溝”暢通。四是病蟲害安全除草。多雨高濕用6%的四聚乙醛等防治殺蝸牛,注意防治地老虎和盲蝽蟓等。安全使用草甘膦除草劑,減少用量,壓低噴頭,避免噴到幼苗上。
(二)黃河和西北
一是勤管早管。及時中耕松土除草,提高地溫,促進弱苗轉化。二是增加密度,早間苗和早定苗,防治苗荒苗和草荒苗,要多留苗,留足苗數。三是早發棉田要看苗調控;適時進行化學調控,提倡“少控輕控”。三是適時滴灌。四是防病治蟲。南疆要加強苗蚜防治,提倡大面積機防。同時,兩個流域要主要紅蜘蛛、盲蝽、薊馬和地老虎等防治,確保全苗。
(三)麥茬(后)移栽棉
從5月下旬開始,黃河小麥即將進入收獲期,在搶收小麥的同時,要早滅茬,棉花早定苗,早施提苗肥。麥茬(后)地移栽晚春棉品種密度2500~3000株/畝,移栽短季棉密度5500~6000株/畝,要灌足底墑水和口墑水。(青梅)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