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養殖、運輸等成本上升的影響,近日上海河蝦、鯽魚等淡水產品的漲幅明顯,比月初時貴了兩成左右,但這或許還不是本輪漲價的終點。每年六月的東海禁漁期將至,海產品供應量減少也會影響到河鮮的價格,賣家均表示,六月后河鮮仍有進一步漲價的可能。
鯽魚鰱魚一個月漲兩成
“鯽魚要賣到10元錢一斤,為什么這么貴?”市民江阿姨昨天在豐鎮菜市場內被高昂的魚價嚇了一跳,“月初的時候只有八元錢出頭,沒想到最家常的鯽魚也會漲的這么快。”
“河魚河蝦最近確實比較貴,進價就比平時高,我們也沒辦法。”攤主袁女士表示,近幾天光顧的顧客無一不像江阿姨一樣抱怨漲價,這也對她的生意產生了影響。據袁女士介紹,河鮮產品最近紛紛漲價,鯽魚從8元/斤漲到10元/斤,鰱魚從7元/斤漲到8.5元/斤,河蝦從35元/斤漲到38元/斤。黑魚本身價格就偏高,達到15元/斤,尚未成為漲價大軍中的一員。
記者從銅川水產批發市場了解到,昨天市場內河蝦的價格為35元/斤,黑魚10元/斤,鯽魚、鰱魚等其他河魚的價格在7-8元/斤左右。一家水產行的店主張先生表示,河鮮產品的價格比起本月初上漲了兩成左右,養殖、人工等成本的上升是漲價的主要原因,天氣逐漸變熱,淡水魚在運輸途中死亡率增加也對價格產生了一定影響。
東海禁漁后河鮮可能再漲價
從6月1日起,東海將進入全面休漁期,記者從銅川路市場了解到,雖然以經營海鮮為主的商家已經開始在冷庫內囤積存貨,但屆時海鮮供應量減少仍不可避免,這同樣會使得淡水魚的價格產生影響。
“海鮮少了,價錢就會上去,一部分顧客就會去買河魚河蝦,河魚河蝦的需求量上去了,供應量跟不上,價錢自然也便宜不下來。”張先生介紹,以鯽魚為例,養殖生長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而捕撈旺季是在冬季,近期養殖塘里其實是以魚苗為主。“在禁漁期間,淡水魚的價格只有漲的可能,不會跌。等到中秋以后,天氣涼一些,魚運得多一些,或許會便宜一點。”
來源:上海青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