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櫻桃、甜瓜、西瓜等時令水果逐漸熱銷。市民反映,超市的時令水果價格沒有優勢,新鮮度也差強人意。而農貿市場上的水果憑價格、新鮮度優勢更受歡迎。記者連續走訪了煙臺龍口市東城區幾家大型超市的水果專區,發現顧客寥寥。
在一超市水果專區,大櫻桃售價每千克60元,小櫻桃售價每千克15元,而且不是當日的水果。銷售人員表示,當天的水果如果賣不完,會冷藏,第二天接著賣。超過一定時間,就要打折。在結算處,記者看到一名工作人員正忙著將部分甜瓜、大櫻桃包裝后打上特價標簽。“打折也賣不出去的,只能扔掉。”工作人員無奈地說。
而在龍口市東市場、李巷市場、怡園小區市場等處,記者看到,水果攤上各種時令水果新鮮、齊全,價格普遍比超市低一成,前來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
超市水果隱性成本高
“水果價格雖然不低,但利潤很低。”某超市水果專區負責人李女士說。“超市需要把管理費、場地費、運輸費和人工成本等,分攤到水果單價上。另外,一些市民選購水果時,過度挑揀,也使得水果受損。”李女士表示,水果從一級批發市場進入到二級批發市場,通常加價10%-15%。水果在運輸過程中也有損耗,從一級市場流通到終端市場,損耗率約20%。
李女士介紹,農貿市場上的攤位費、管理費等成本相對少得多,所以價格比超市低。另外,果農可以根據顧客需求和行情隨時調整價格,更具靈活性。
農超對接水果受歡迎
在龍口港城大道一家超市水果專區,記者發現桑葚、櫻桃、甜瓜等很受市民歡迎。銷售人員介紹,她們的甜瓜、桑葚都是從蘭高鎮農戶手中直接采購。“農戶省時、省力、賺到了錢,成本低而且新鮮,營業額也不錯。”
該龍口市農業局農技中心質保站站長趙華桐表示,農超對接產銷一體化,實現了商家、農民、消費者共贏。一些大型連鎖超市配貨基地遠,上貨周期長,所以農超對接對于超市更有利。(衣帆)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