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青島市場上80%的食用菌來源于外地,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市區鬧市,卻藏身著一個地下蘑菇農場,里面種植著大量食用菌,這些食用菌用豆漿泉水喂養日產可達6000斤,從采摘到上市僅需15分鐘。待這些食用菌大批量上市后,島城市民就可以吃到家門口的新鮮蘑菇。5月29日,記者走進位于普集路的防空洞內,體驗了一把采摘蘑菇的樂趣。
地下行車3分鐘才到目的地
5月29日12時,按照約定時間記者來到位于普集路的防空洞入口處。剛一走進入口,就感覺陣陣涼風從洞內傳來,讓記者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到了夏天,外面是烈日炎炎,里面卻是涼爽宜人,比在空調房里都舒服。”在洞口處賣水果的師傅說,洞內溫度常年保持在15℃至20℃之間,冬暖夏涼非常舒適。
“咱們得開車進去,不然得走很長時間。”見記者邁步往洞里走,蘑菇農場場主張小東和彭興國趕緊拉住記者,“里面的岔道很多,沒有熟悉路的人領著很容易迷路”。
汽車沿著洞行駛了一段距離后,洞內出現岔口,沿著其中一條路走了一會兒,又出現了幾個岔路口。整個地下通道就像一個迷宮,讓人分辨不清方向。記者乘坐的汽車在洞內行駛了大約3分鐘后,到達了蘑菇農場。場主張小東打開洞內的吊燈,長長的蘑菇養殖農場隨即展現在記者面前。
10萬個菌袋鋪滿兩公里地洞
這個農場實際就是地下通道內的一條支洞,沿著洞口一直往里走,在兩三米寬的地面上整齊地擺放著三排菌袋,靠近洞口的一段距離擺放的菌袋有些發黑,再往里走,菌袋都變成了白色。隨著深入洞內,記者看到,菌袋上已經長出了白白嫩嫩的蘑菇,幾名工人正在采摘蘑菇。
“里面還有挺長一段路,都放滿了菌袋,已經長出了蘑菇。”張小東說,“這條支洞足有一公里多,加上支洞里面的一些更小的支洞,總長度可能近兩公里。”張小東說,他們這個地下蘑菇農場采用了立體式多層次的養殖模式,菌袋都是疊起來放置,整個支洞內共放置多達10萬個菌袋。
“菌袋里面是事先裝好的菌種和養料,菌種先在菌袋中發酵生長,然后再從切破的菌袋豁口處長出食用菌。”張小東說,食用菌的生長速度很快,大約10天就可以成熟采摘了。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