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細雨菲菲,筆者走進奉化市水蜜桃研究所的設施大棚,只見茂密的桃葉間一只只粉紅色的水蜜桃掛在枝頭,外形漂亮,香氣濃郁,讓人垂涎欲滴。一撥接一撥的游客在大棚里邊品嘗邊探個究竟,其樂無窮。
今年2月16日,奉化市水蜜桃研究所對霞暉1號、金山早紅、早花露2號、新玉、湖景、白麗等8只早中晚水蜜桃品種進行扣棚加溫,并于5月3日揭膜,大棚面積為1000平方米。該所組織科研人員進行大棚栽培技術攻關,建立田間檔案,對物候期、栽培技術進行全程跟蹤記錄,采用地膜覆蓋、節水灌溉、春季補剪等綜合防治技術,水蜜桃上市季節比露天品種提早了20天左右,還提升了水蜜桃品質,為水蜜桃提早進入市場贏得了寶貴時間。
所長吳大軍告訴筆者:前段時間連續降雨,氣溫偏低,但由于推行大棚栽培精細化管理技術,當露天早熟水蜜桃還未進入膨大期時,大棚早熟水蜜桃卻悄悄上市了。技術人員將水蜜桃用先進的無破損果實檢測儀一測,最大單個重達264克,平均果重181克,糖度11.9度,比一般早熟水蜜桃糖度提高1.5度。
據了解,奉化市水蜜桃研究所將進一步做好自主選育新品種的觀測記載及品種推廣準備工作,選育出更多更好的水蜜桃新品種,滿足消費者需求。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