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養豬產業正由南向西、向北轉移,而這對新疆的養豬企業和養殖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規?;B殖成為生豬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2·新疆豬業大會”上周在烏魯木齊市舉行,近200名企業管理者、專家學者及大型養豬企業參會,共同研討產業發展趨勢、養殖技術、管理等問題。
在會上,中國生豬產業體系首席專家陳瑤生教授說,目前我國的養豬業正面臨重大歷史發展機遇,正經歷著生產、經營方式的重大轉變,在生豬價格屢創歷史高位的同時豬卻越來越難養,成活率低、疫病防控難度大、成本高,如何抓住此次歷史機遇擴大生豬養殖規模,又同時避免出現有傳統養殖模式帶來的養豬難問題,以提高養豬效益,是當前養豬業同仁共同遇到的一個難題。
新疆天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成輝表示,未來想在長江以南地區拿地養豬難度會越來越大,養豬生產的明顯態勢是由南向北轉移的,而且要將養豬生產模式和養豬生產結構的變化相結合。
對此,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教授王立賢也很認同。他說,現在我國養豬產業確實是在由南向北、向西轉移,土地和污染問題是影響其轉移的重要因素。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前兩年,有關廣州養豬有錢無地的報道就屢見不鮮。近幾年,東莞、惠陽都曾出臺政策限制養豬或禁止養豬,這已經是養豬業在珠三角城市的縮影。
“20年前,全國養豬看四川,但如今四川每天要從河南買進約7000頭豬。10年前,全國養豬看廣東。而今天,全國養豬看河南?!背奢x說。
自治區黨委副秘書長、農辦主任代寧祥說,近年來,在國家和自治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導和推動下,新疆生豬產業持續快速發展,豬肉產量大幅增長,向外省區輸出的生豬數量不斷增加。
來源:亞心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