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至6月1日,由國家農業部組織的專家組匯聚萬州,對福建省對口支援三峽庫區農業合作項目“貴妃”枇杷引種示范成功進行“國家品種”現場審定。這一枇杷新品得到了專家們的一致認可,全票通過審定,并被正式納入我國枇杷主產區推廣種植首選品種。
1996年,福建省開展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建設,實施“優質枇杷栽培關鍵技術示范與推廣”項目。福建省科技廳和省農科院提供種苗,派出果樹技術專家,援助萬州區熊家鎮蠟燭村種植1000多畝優質枇杷,并設立福建省科技特派員基地。枇杷通過高接換種,目前畝產達1700多公斤,平均畝產值達到了1萬多元。
農業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副主任吳金玉認為,這種白肉枇杷是我國特有的枇杷種質資源,屬枇杷中的極品,具有肉質細嫩、清甜可口、風味濃郁而獨特等特點。專家組形成的鑒評報告稱,“‘貴妃’枇杷可食率高、豐產性好、貯藏性能佳”,為庫區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改良品種,解決農村移民就業、帶動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悉,目前萬州已種植“貴妃”枇杷2000畝,開始掛果的有60余畝。由于看好其市場前景,按照規劃,該區計劃在3年內將其發展至1萬畝(目前全國僅有5000畝),打造全國最大的“貴妃”枇杷生產基地。(谷顯剛)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