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出明確穩增長信號后,發改委一天就批復高達100多個項目,各個部委制定的相關吸引民間投資的細則也陸續出臺,新一輪投資潮已呼之欲出。近期,大蒜身價又陡升五成,創下今年新高,“蒜你狠”再來或許是一種短期炒作。刺激經濟投資先行,確實見效最快,但是如果不能保證投資的高效率,無法扭轉潛在增長率下滑的局面,將埋下長期通脹的隱患,“蒜你狠”將可能不是局部和短期的現象了。
國務院5月23日召開的常務會議發出了明確信號: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國務院出臺了一攬子公共政策,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穩增長最直接、最見效的手段莫過于啟動投資這駕馬車。
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項目審批與批準”欄顯示,僅5月21日一天就有高達100多個項目獲得批復,其中多為清潔能源領域,獲批項目總量幾乎相當于5月前20天的總和。與此相關,5月前20天四大行新增貸款340億,這些貸款投向了新增項目。發改委7天批準100個清潔能源項目
分析認為,新版經濟刺激計劃比四萬億時候還火,業內人士預計,這些政策所帶動的項目累計的資金,甚至會超過當年的“四萬億”。分析人士指出,近來國企利潤逐步下滑,隨著全國社保基金特別是養老金缺口在未來的逐步加大,國企股份轉讓攤薄、民企接棒運作已是難以阻擋的歷史潮流。
在年初國務院做出5月底前出臺“民資36條”細則的要求后,進入5月,包括衛生部、鐵道部、國資委等多部委、特設機構連續出臺民資進入各領域的細則:銀監會官方網站26日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國資委25日發布《關于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中積極引入民間投資的指導意見;證監會25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的《關于落實工作要點的通知》;5月21日,衛生部下發《關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經營性質的通知;鐵道部5月18日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
在這個大背景下,最繁忙要數發改委,4月批準項目就多達328個,近乎去年同期的兩倍。發改委門口再現地方政府“跑部錢進”景象。
或許是一種巧合,近期,大蒜身價又陡升五成,創下今年新高。分析認為,蒜價上漲一方面受季節性影響,同時,天氣導致今年大蒜產量明顯減少,推動新蒜價格上漲,,“蒜你狠”再來可能是一種短期炒作。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