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媒體中國證券報周三刊登社評指出,中國cpi漲幅回落,通脹壓力已大為緩解;ppi持續負增長,透露出至少部分領域存在通縮風險.因此,為避免經濟增長波動幅度過大,當前有必要適時降息提振信心.
社評指出,市場預期即將公布的5月宏觀經濟數據低迷依舊:房地產投資下滑將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下滑到20%以下;進口和出口增速可能較上月反彈但仍在10%以內;工業增加值預計會小幅反彈但增速仍為個位數,不會出現實質改善.
"如果5月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速下行趨勢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所惡化,二季度經濟增速存在低于7.5%的可能性,經濟底部將會推后出現."社評認為.
中國此前公布的5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自一年高位回落,并創出今年新低至50.4.其中11個分項指數僅有產品庫存上升,顯示需求疲軟已令企業活動大為降溫.[id:nsb1581874]
中國證券報周一刊登發改委專家署名文章指出,短期內中國價格漲幅回落的態勢不會改變,上半年仍將在下降通道內運行,全年物價漲幅將低于3.4%.不過,今年四季度cpi則可能有所反彈.[id:nsb1584466].
社評并認為,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癥結是需求不足,改善需求的方式主要是增加投資和下調利率.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相比,降息對貨幣政策放松的信號意義更為顯著.在經濟下行過程中,降息有助于減少企業利息支出,緩解企業資金使用壓力.
此外目前降息條件已成熟,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5月cpi同比漲幅有望回落到3%左右的舒適區間,二三季度可能持續下行,基本解除了降息的后顧之憂。
二是未來ppi低位運行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在生產領域實際上已顯示通縮跡象.
三是降息潮在新興國家蔓延,外部政策變化有利于拓展中國政策調控空間。
近期多項穩增長政策已陸續出臺,今年以來央行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累計釋放資金逾8,000億元人民幣;政府鼓勵加快基礎建設投資及推動民間資本投資等
據中國證券報此前報導,中國四大國有銀行5月新增信貸約2,530億元人民幣.分析人士預計,金融機構5月新增信貸約為7,000億元,票據貼現占比仍較高.(醉芙)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