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定縣馬官鎮太平農場內,有一個在當地數一數二占地8000平方米的大型養豬場,圍墻內16棟標準化的豬舍成縱隊排列,十分氣派。這里就是安順市市級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市級重點龍頭企業——貴州錦榮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普定種豬養殖基地。
“2008年3月以前,這里的茅草比人高,外面來的投資商、養豬老板對養豬產業的前景打了折扣,留下‘爛尾工程走了,養豬場圍墻還沒有完全圍起來,豬舍多數沒有蓋頂?!?/p>
也就是這時,許謹“突發奇想”:到鄉下找一個地方養豬,干一番事業,于是來到這里,當上養殖場場長。2008年12月25日,許瑾與普定縣政府簽訂了場地使用合同:面積212畝的土地,使用期限20年。
許謹告訴記者:“我做的事,不是女人做的事。很多時間睡不著覺,很多時間一個人哭,從來沒有感受到這樣的壓力和挑戰,也從來沒有感受到生活這樣的充實和成就。”
許謹原本有好的職業,生活優越。她性格要強,不安分,總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從學校畢業就分到銀行工作,當過老師、會計、最后從信貸處出來,在銀行工作整整20年時間。她介紹:一次她參與競聘行長沒有成功,于是有了下海的念頭。開始是一邊上班,一邊租了安順市的賓館經營茶房,她人緣好,捧場的朋友多,服務熱情、靈活的經營方式,使生意向滾雪球一樣做大,上班時也有很多人打電話請她訂房。為了能安心自己想做的事,她決定辭去銀行工作,6萬元買斷20年工齡。到2008年,許經營餐飲,每天都要到市場買肉,總是感覺豬肉價格在漲。許謹和要好的朋友談及這個話題,不止一次商量:“市場上的肉好貴,我們去養豬”。經過調查、走訪和大量的專家咨詢,并得到政府和有關方面的支持,于是許謹下了決心,把事業開始往山村轉移,用上過去所有辛苦掙來的積蓄和全部精力。
“好好的生意不做,要到山里去養豬”。家里的人最開始說什么也不同意,許謹卻犟著不回頭,扎進農場。修圈舍、修路、辦公房、聘請工人、引進豬種繁殖、飼養……每一天都感受著創業的酸甜苦辣。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個人在豬舍里轉,看哪些圈舍的豬要打針?有多少待產母豬要換床?有多少母豬產仔?等等,把需要處理的事一一記下來,等早上工人上班了立刻安排。
來源:金黔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