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姜蒜緣何總折騰
“最近大蒜漲得太厲害了,一個月前價格還是每500克四五元,上周跳到8元,現在漲到10元。”閘北區一家菜市場的經營戶李菊說。
“蔥姜蒜雖是餐桌上的‘邊角料’,卻必不可少,再貴也要買。”家住常德路的夏先生對蔥姜蒜價格的波動有些困惑,“市場需求相對穩定的調味品,價格為何如此反復?”
專家分析,生產信息不對稱最易導致蔥姜蒜價格波動。大部分種植戶常根據當年市場行情決定種什么、種多少。此外,商戶囤積、物流不暢等都會導致價格波動。
小品種菜不可忽視
根據目前的產銷形勢和價格波動,不少專家指出,價格異動的癥結在于供需市場信息失衡。在蔬菜市場信息監測方面,目前掌握的硬件僅限于葉菜類的供應數量和價格變化,而忽略了蔥姜蒜等小品種菜,因此,建立和完善像蔥姜蒜小品種菜的生產監控機制迫在眉睫。
上海江楊農產品批發市場負責人表示,對于上海這樣的全國特大城市,要想根本解決類似“向錢蔥”“蒜你狠”的問題,必須實施供給分步走計劃,即蔥、蒜要立足于自給,生姜主要靠期貨,必須將市場信息的采集,通過整理分析提供給政府部門決策,使政府調控和市場引導結合起來。同時還應運用特大城市信息面廣的優勢,建立包括小品種蔬菜在內的生產信息監測體系,以服務來指導生產,形成生產、銷售全覆蓋的信息指導網絡。利用這一網絡可測算出全國各地、全年農產品的主栽品種和數量,哪種蔬菜適合上海市場的需要,能供應多長時間,且多高的價格能吸引進來。(袁亞祥,葉薇)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