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產小麥上市后,湖北省襄陽市、河南省南部、安徽省、江蘇省等地的小麥市場價格不僅低于去年同期,而且還一路下滑。比如湖北省襄陽市,每市斤小麥的市場價格由5月中旬的1.00—0.98元,下滑到6月上旬的0.98—0.93元。據襄陽市糧食局調查,今年收獲的小麥如果每市斤能夠賣到1.02元,尚有260多元的收益。如果小麥市場價格繼續下降,種植小麥的農民就要虧本。
面臨增產不增收的窘境,今年種植120畝小麥的襄陽市襄州區黃集鎮種糧大戶李永紅說:“小麥價格太低,每市斤才賣0.95元左右,連本錢都收不回來。要是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不實行,我明年不種小麥,種西瓜、蔬菜。”
生產成本上升,農民種糧不賺錢,誰來拯救農民呢?
靠面粉加工企業嗎?
面粉加工企業是小麥進入流通領域,消化小麥的最大渠道。但是,近兩年來“麥強面弱”的格局始終沒有改觀。
在今年新產小麥沒有上市前,襄陽市的精粉每市斤(下同)還能夠賣到1.34元、特一粉1.27元。可是到6月上旬,每市斤下降了3—5分錢。勉強支撐的面粉加工企業,不要說獲取適度的利潤,現在連保本都難。
沒有利潤,面粉加工企業就無法維持,更談不上發展;沒有明顯的市場支持因素,面粉加工企業怎么能夠提高小麥的收購價格?因此,自身難保的面粉加工企業,無力拯救種糧農民。
靠糧食貿易企業嗎?
作為糧食流通主渠道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只是徒有虛名。在政策性銀行市場化運作的情況下,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與一般的企業已經沒有什么兩樣。沒有有效的資產抵押,就不可能得到銀行貸款。購銷企業有限的自有資金,所收購的小麥所占龐大的小麥市場份額微乎其微。這些企業拯救不了種糧農民。
純粹從事糧食購銷的貿易企業,主要是靠轉手買賣。沒有快進快出,就沒有經濟效益可言。今年小麥市場價格價格低迷,市場冷清,企業所收購的小麥難以快速出手。在此情況下,他們只能以銷定購,縮手縮腳。不要說拯救種糧農民,他們連自己都拯救不了。
靠農村糧食經紀人嗎?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糧食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