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半月的銷售,廣東大部分荔枝主產區開始迎來一波“小高潮”。早熟的白糖罌、妃子笑等品種大部分地區已接近尾聲,其中白糖罌種植面積較少,價格穩定在5-6元/斤;主流品種妃子笑收購價格為3.8元/斤左右;白蠟與桂味收購價高達15元/斤左右,均高于去年同期近5元/斤。
業內專家認為,各品種荔枝漲價主要有兩個原因,首要因素即是產量大幅度下降。據了解,多數荔枝主產區產量普遍下降四成左右,嚴重者下降五成以上。廉江荔枝種植戶陳洪軍介紹,自家15畝地,今年產量每棵樹僅為30斤,比去年減少50%。高州市水果局局長潘達富透露,目前高州市荔枝種植面積為58.2 萬畝,估計產量僅為10萬噸左右,不及去年六成。
另一原因則是廣東荔枝上市時間與海南錯開近20天,不像往年扎堆上市。眼下海南荔枝已近尾聲,因此今年茂名地區荔枝盡管產量較低,但走貨速度非常快,價格也較高。
雖然價格較高,但由于產量下降,果農收入增加并不明顯。“預計整體收入與去年同期持平。”陳洪軍介紹,今年由于產量下降導致果實分散,采摘難度加大,摘果效率偏低,采摘成本反而升高了。
對于以提供荔枝運輸包裝的配套產品為主的商戶來說,減產導致其利潤下滑。“今年賣出的紙箱不及去年同期三成。”根子鎮粵龍果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龍強說,因為產量跌至低谷,今年是中間環節生意最難做的一年。此外,減產同樣減少了荔枝收購商的利潤,河南果商代中杰表示,產量下降加上今年荔枝品質下降,只能分散收購,而不能從一個果園收購整車荔枝,需從十個果園收購果實才湊夠一車,甚至還需從附近其他產區收購,使得運輸、人工成本劇增。
因為目前價格較高,有小部分果農開始有了“博市”心理,希望能等到價格最高的時候再進行采摘或售賣,但對荔枝來說,保鮮是第一“攔路虎”。荔枝儲存期短,儲存過程品質下降直接導致終端售價下滑。對此潘達富認為,已成熟果實應及時采摘以防止荔枝保鮮期短導致的品質下降。晚熟品種桂味和糯米糍則預計一周之后才進入上市高峰期,目前主要任務在于防止病果、落果及病蟲害,并特別提醒果農采收期應控制在農藥安全期之內。他還表示,高州水果局將定期抽查果實化驗,確保荔枝品質,維持市場健康發展。(劉虹媛,丘海濤)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